|
|
|
儒家與佛家對於「感官欲望」在實踐上的修學義理 -- 以《論語》與《雜阿含經》為依據 |
|
|
|
Author |
李明書
|
Source |
法光=Dharma Light Monthly
|
Volume | n.273 |
Date | 2012.06 |
Pages | 4 - 4 |
Publisher | 法光文教基金會 |
Publisher Url |
http://fakuang.org.tw/index1.htm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出自如學禪師佛教文化博碩士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摘述。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 |
Abstract | 本文主要依據儒家經典的《論語》,以及佛家經典的《雜阿含經》,展開對於感官欲望的探究。本文的焦點,主要放在感官欲望。論述的脈絡,以儒家的道德修養之道、佛家的解脫道的修行道路以及兩條修學道路的比較為三大主軸。義理的鋪陳,著重在儒家與佛家的修學道路所關切的理路。也就是以儒家的道德修養、佛家的解脫道,以及兩條道路的比較為三條進展的理路,著眼於感官欲望的活動,打造出儒家與佛家對於感官欲望在修學道路上的探究,進而比較兩者的差異,看出儒家與佛家的觀點在基礎與根本上有何不同之處。
|
Table of contents | 一、緒論 二、釐清研究主題 三、《論語》論述道德修養引導感官欲望在實踐上的倫理反思 四、《雜阿含經》以解脫道的修行駕馭感官欲望的運作 五、《論語》與《雜阿含經》對於感官欲望在實踐上的比較 六、結論與展望 |
Hits | 1347 |
Created date | 2012.12.20 |
Modified date | 2017.08.01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