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uthor |
盧忠帥 (著)
|
Source |
五臺山研究=Mt Wutai Researches
|
Volume | n.2 (總號=n.111) |
Date | 2012 |
Pages | 13 - 19 |
Publisher | 五臺山硏究會 |
Location | 山西, 中國 [Shanxi, China]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
Keyword | 四大高僧; 慈悲思想; 社會實踐 |
Abstract | 慈悲思想是大乘佛教的基本思想,慈善活動則是佛教徒基于這一思想的社會實踐。明末四大高僧基于這一基本思想,進行了一系列社會實踐,既包括宣揚慈悲思想、參加社會救濟、從事公益活動,也包括參與政治、批判弊政、平息動亂、為民爭利等。這些實踐活動,既有利于拯救民眾,也有利于晚明佛教的復興,更是佛教積極入世思想的一種體現。
|
Table of contents | 一、明末佛教四大高僧 13 (一)雲栖袾宏 13 (二)紫柏真可 14 (三)憨山德清 14 (四)蕅益智旭 14 二、慈悲思想社會實踐的表現 15 (一)弘揚佛教慈悲思想 15 (二)戒殺放生 15 (三)救濟苦難 16 (四)參與政治,為民謀利 17 三、慈悲思想社會實踐的原因 17 (一)佛教自身思想的淵源 17 (二)儒家思想的融合 18 (三)優良傳統的繼承 18 (四)復興佛教的需要 18 四、慈悲思想社會實踐的意義 18 (一)減輕了民眾痛苦 18 (二)復興了明末佛教 19 |
ISSN | 10006176 (P) |
Hits | 316 |
Created date | 2013.09.09 |
Modified date | 2021.09.07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