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images/title/Title_FulltextSearch.gif) |
|
|
|
Author |
釋正持 (著)=Shih, Zheng-chi (au.)
|
Source |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2012
|
Date | 2012 |
Pages | 1 - 28 |
Publisher | 華嚴專宗學院 |
Publisher Url |
http://www.huayencollege.org/frameset.html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專題研究論文=Research Paper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為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班三年級。
|
Keyword | 十分科判; 三分科判; 五周因果; 四分; 來意; 宗趣; 釋名 |
Abstract | 中國最早將佛典注疏運用科判方式呈現的是東晉道安,道安使用「起盡」一詞,以及「三分科經」將經論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來解釋,這就是科判形式。在晉譯、唐譯的《華嚴經》注疏中,皆可窺見精密的科判分類;至於〈十地品〉的獨立論疏,有《十住毘婆沙論》與《十地經論》二部,也皆有科判綱目。本文主要闡述澄觀《華嚴經疏.十地品》的科判探析,分三部分來說明。首先,澄觀對《華嚴經》及〈十地品〉的組織結構的分判科文,分三個面向來論述:一為《華嚴經》的三分科判,主要考察古代流通分的七種異說,以及澄觀之抉擇;二為四分五周因果,是將唐譯《華嚴》九會三十九品,分為四分及五周因果兩個方面來詮釋;三為〈十地品〉的三分科判,分為教三分與證三分。 其次,通論〈十地品〉之科文,是指來意、釋名、宗趣三門。「來意」,是為了回答第二會普光明殿會十地之問。此品的殊勝是第六會只有一品,故釋名宗趣品會無差。「釋名」,是以會釋名,會名具有三義:第一義,以說法者為主體,故稱金剛藏會;第二義,以說法處為主體,故稱他化自在天會;第三義,以所說之法及品名來命名,故稱十地會。「宗趣」,是指詮釋經典語言中,最尊貴、高尚、究極的宗意,可分三方面來討論:一為正明宗趣,分為總說、別說。總說的二義,是以因果為宗趣;別說的十義,則是〈十地品〉的根本思想;二為別示體性,分為別示十體、以總收別。〈十地品〉的體性,不管分為別示十體或以總收別,皆是以因果為體性;三為問答料揀,提出〈十地品〉的宗趣是地前顯圓融,地上彰行布。最後,〈十地品〉之十分科判,是指釋文一門。澄觀將〈十地品〉分為十個段落來詮釋:序分、三昧分、加分、起分、本分、請分、說分、地影像分、地利益分、地重頌分。
|
Table of contents | 一、前言 2 二、《華嚴經》及〈十地品〉的組織結構 3 三、通論〈十地品〉之科文 9 四、〈十地品〉之十分科判 17 五、結論 25
|
Hits | 619 |
Created date | 2014.05.28 |
Modified date | 2022.01.26 |
![](en/images/logo/bg-btn-edit.png)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