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敦博本《六祖壇經》思想體系研究 -- 以三無思想與三科三十六對法為主 |
|
|
|
Author |
釋宗穎 (著)
|
Source |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24屆)
|
Date | 2013 |
Pages | 1 - 24 |
Location | 臺灣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單位:圓光佛學研究所三年級。 |
Keyword | 六祖壇經; 惠能; 三無; 三科; 三十六對法 |
Abstract | 六祖惠能大師是對中國影響一千多年的禪宗祖師,中外學者對敦煌的《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木梵寺施法壇經》(以下簡稱《壇經》)。《壇經》這部字數不長的短篇經典受到學者們重視的原因為何?本文採用以敦博本《壇經》為本論文的底本,藉由本論文期望以惠能思想體系的詮釋中的分析更了解惠能的禪學影響中國佛教及禪宗的原因,《壇經》中惠能思想體系與「成佛」的關係又為何?是筆者撰寫本論文的動機與目的。 本文依據敦博本《壇經》惠能思想體系中「三無思想」與「三科三十六對法思想」為討論範圍,首先第一部分,以惠能「三無思想」以「無念為宗」分析以「悟般若三昧」,顯清淨般若之性。「無念行」,無念是「真如是念之體,念是真如之用」。「無相為體」離相極為重要,遠離諸相,在見聞覺知上,就可無所執著,不為萬境所染。「無住為本」,眾生清淨本性,是以無住著為本。宗、體、本是體用論,「三無」並非分別的三事,而是一個整體,惠能所說無念是宗旨,無相是本體,無住是根本,三者同等重要,但從頓悟教法的角度看,提醒眾生本來具清淨自性,「心」不執著,不執取一切法,識見真如佛性三無思想是惠能禪學思理論的思想核心宗旨。 第二部分,「三科三十六對法」思想,從三科三十六對法是惠能最先提的辨證思惟法,它可通用於一切經之詮釋,主要以世間對立的思惟方法,以出世間「不二的中道觀」來破眾生的執著。三十六對法的分類與範疇,惠能將三科三十六對法分成三大類別,第一類是外境無情對有五對,第二類是言與語對有十二對,第三類是自性起用有十九對,三十六對法,解用通一切經。 惠能說三無思想與三科三十六對法的共同點在教化方面,希望弟子們心能不執著一切相,總說是兩者其根本精神是「通過」出沒即離兩邊的破「執著」,從而頓悟自性,覺悟成佛為最終目標。
|
Table of contents | 一、緒論 2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2 (二)研究範圍與方法 2 二、近代《六祖壇經》研究槪況 3 (一)、現存五種敦煌本的發現和近現代學者的相關研究 3 三、《六祖壇經》的成立背景及發展 7 (一)《壇經》流傳的主要版本 7 (二)《壇經》主體與組織架構 8 (三)《壇經》作者與編集者相關問題 9 四、惠能思想體系 10 (一)《壇經》的三無思想 10 (二)三科三十六對法的思想與詮釋 16 五、結論 22
|
Hits | 495 |
Created date | 2014.07.01 |
Modified date | 2023.10.03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