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宋代《禪林寶訓》的叢林論探討=A Study on the Theory of Jungle in the "Chan Lin Bao Xun" of the Song Dynasty |
|
|
|
Author |
許文筆 (著)=Hsu, Wen-pi (au.)
|
Source |
新世紀宗教研究=New Century Religious Studies
|
Volume | v.10 n.2 |
Date | 2011.12 |
Pages | 139 - 172 |
Publisher | 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附設出版社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mwr.org.tw/
|
Location | 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為嶺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
Keyword | 禪林寶訓; 叢林; 宋代禪宗; 大慧宗杲 |
Abstract | 自百丈禪師建立清規以來,禪宗叢林的運作就形成了中國佛教的特色,叢林也成為後代寺院的代名詞。因時代變遷,久立之規矩,也會弊病叢生,故而禪宗叢林到宋代時,種種問題影響到禪宗的發展,使得宋代有識之禪師大德憂心,而常論及叢林現象及如何治理的言行,這些言論被大慧、竹菴與淨善重視,收錄在《禪林寶訓》之中,成為此書的重要部分,也就是本文所欲探討的「叢林論」。 本文在討論《禪林寶訓》的叢林觀點時,先就「叢林」意涵在佛教經典及禪師運用做分析,以明書中叢林的涵義,再從建立叢林的目的、叢林問題弊病與治理方針三個面向來分析,以完整呈現《禪林寶訓》對叢林的論述。叢林弊病不外是學者為名聞利養所薰,不思精進修行道德,妄想依附權勢而一步登天等等。故而《禪林寶訓》也常警戒後輩學者,依權勢或許能逞一時,但卻造成禪林衰微敗壞,也種下個人入地獄閻羅之因,要後輩學者謹慎修行,修道德禮治。解決之道不外乎住持之人與叢林管理。為了讓學者能安心辦道,則叢林管理要有序。叢林規矩的維繫與否,關鍵在住持方丈,慎選有道德的住持甚為重要。能否得賢,能否識賢,就成了宋代禪宗的重要課題。 |
Table of contents | 壹、前言 141 貳、「叢林」涵義的轉變 143 參、建立叢林的目的 148 一、安僧養眾 150 二、培育僧才 152 肆、叢林所現的弊病 153 一、在位者道德不修、縱情順欲 154 二、禪者貪名利營私 155 三、爭高位依附權勢 157 伍、治理叢林的方針 160 一、首重慎選住持 160 二、維繫清規 163 三、注重道德修養 167 四、住持要知賢用賢 169 陸、結論 171 |
ISSN | 16843738 (P) |
Hits | 325 |
Created date | 2014.07.15 |
Modified date | 2020.01.15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