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中國大乘佛教的問題意識與理論發展
Author 杜保瑞 (著)=Du, Bao-ray (au.)
Source 杜保瑞的中國哲學教室
Publisher臺灣大學哲學系
Publisher Url http://homepage.ntu.edu.tw/~duhbauruei/4pap/3bud/c81.htm
Location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Content type網路資料=Internet Resrouce
Language中文=Chinese; 英文=English
Abstract筆者有幸參加韓國東國大學所舉辦的四校佛學會議,經主辦單位建議,討論中國佛教思想的發展,是以依據所學,擬定<中國大乘佛教的問題意識與理論建構>為題,撰文與會。此一議題,亦是筆者於台大哲學系教授中國哲學史時,每日苦思的課題。哲學史不同於哲學專題,總是需要面對問題意識的發展與理論的傳承關係,就中國大乘佛教而言,究竟在近兩千年的佛典翻譯及佛教宗派建立過程中,到底都是在面對著甚麼問題?就此而言,這就包括佛教在印度的傳承,從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的發展,不只是不斷創新的理論的提出,背後根本上就是一再翻新的問題意識的解決,所以才有新學的出現。基於此一思路,筆者針對佛教從印度到中國的發展,就其理論主張所面對的問題,試思一二,發文本文。本文之作,將包括以下主題:佛教在印度的問題意識與理論發展,包括:原始佛教、大乘般若、唯識及如來藏思想;以及佛教在中國的問題意識與理論發展,包括:大乘起信論、天台宗、禪宗、華嚴宗的發展。這些討論,並不是要去介紹佛教的理論常識,而是要去界定這些理論的問題意識,討論它面對了及解決了多少問題,以及創造了哪些理論。

本文之討論,將以哲學基本問題的四方架構為研究的方法,以宇宙論、本體論、工夫論、境界論的四大哲學基本問題為討論中國大乘佛學理論架構。這是一套東方實踐哲學的解釋架構,有別於西方思辨哲學的基本問題,適合作為佛教哲學理論體系的解釋架構。

首先,宇宙論說具體時間空間材質存有者類別生死問題命運問題等,其次,本體論說價值意識,有時候討論概念定義;第三,工夫論說實踐的方法,以追求成為理想的人格。第四,境界論說完美理想的人格,是為前述宇宙論、本體論、工夫論共同結構下的最終的理論完成。

以這樣的解釋架構來做佛教哲學的理論分類與成果說明,將能最有效的認識佛學的理論建構以及創造意涵。
Table of contents一、前言
二、佛教在印度的問題意識與理論建構
三、佛教在中國的問題意識與理論發展
四、佛教的新問題及可能的解決之道
Hits492
Created date2014.08.18
Modified date2015.07.03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397278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