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hor |
郭朝順
|
Source |
中國哲學的現代詮釋工作坊(一):詮釋的回顧與展望
|
Date | 2008.06.15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
Publisher Url |
http://thinker.nccu.edu.tw/main.php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會議時間:2008年6月15日(日),政大哲學系主辦,政大文學院會議廳
|
Abstract | 高達美的哲學詮釋學,與其說是作為一種詮釋文本的方法,倒不如說是透過理解與詮釋活動的反省,揭露人類生存活動的特殊性質,高達美由認識與理解活動的詮釋學經驗,看到了詮釋活動的歷史性,指出所謂的「效果歷史原則」,進而導出「語言乃存有之家」「語言即是世界」的觀點。然而就天台佛學而言, 智顗雖不似唯識學從名言熏習的心識種子出發,以論述眾生所生存的三界之虛妄性,反而從一念心之迷悟經驗入手,論述迷悟經驗中所展開的一切生存世界,即所謂的三千世間。智顗依佛教緣起論的基礎,主張心境無始以來的互具,故雖「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但心與世界是互具地存在,故一念心、語言與世界也可以是互具的存在,故若只把握語言的歷史性及其所建構的存有世界,這樣的世界只是心念的某個特殊向度的顯現,智顗不認為可以逕自安立下來,語言的存有性與歷史性都須經歷一種「由假入空」的否定活動之後,才能「由空入假」來予以安立;在此立破之間的核心,即是中道佛性,唯由此處出發,並且開顯眾生的各種可能世界,才能建構一個足以安立生存的歷史性存有,同時可以避免生存及語言歷史所帶來的無明與遮蔽。 |
Hits | 1062 |
Created date | 2014.09.01 |
Modified date | 2014.09.04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