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試探虛雲和尚看話禪之特色─以「一念未生」為中心=An Inquiry into Master Xuyun’s Thought of Kanhua Chan: Focusing on His Theory of “One Thought Not Arising”
Author 林娟蒂 (撰)=Lin, Chuanti (compose)
Date2013
Pages1 - 65
Publisher法鼓佛教學院 佛教學系
Location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Content type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Language中文=Chinese
Degreemaster
Institution法鼓文理學院
Department佛教學系
Advisor釋果暉
Publication year101(下)
Keyword虛雲和尚=Xuyun; 一念未生=One Thought Not Arising; 話頭; 看話禪=Kanhua Chan; 無念; 默照
Abstract虛雲和尚教導話頭禪,但他對話頭的意涵解釋到:「所謂話頭,即是一念未生之際;一念纔生,已是話尾。」與大慧宗杲以來,將一個字或一句話視為話頭的說法有所差異。大慧以「無」字作為話頭意涵,旨在對治時下機巧的知識份子,強調的是「一念」為所緣的入手方便;虛雲和尚則指出一般學人不易收攝身心,容易變成「意識」分別,流於「念話頭」之弊;或是執著於言句名相,在「話尾」用心,因此虛雲和尚提出已生之念是為話尾之說,念之前頭,也就是一念未生以前才是「話頭」。從虛雲和尚對「話尾」與「話頭」的說明,亦可見看話禪法從有所緣到無所緣的運用過程,從有念到無念的階段,也是從因地的所緣境到果地的悟境之闡述。
虛雲和尚是一位實修實證的禪宗祖師,參禪明心見性後,在各宗法門之間亦有其會通的教導,他立於實修的基礎,以理會通參禪與默照以及念佛法門,而這會通之處並非僅於智識的理解。虛雲和尚以「一念未生」以前作為話頭的闡述,從一念始生之處去反聞自心,由此階段開始所謂的「看話頭」可通於默照禪法之「看心」,並以「念佛即是觀佛,觀佛即是觀心」,從而連結「看話頭」與「念佛」。虛雲和尚在禪宗法脈上承接臨濟宗,亦是禪曹洞宗第四十七代傳人,他立基在看話禪的原理,對傳統禪法重新加以融會,同時以「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話頭」會通默照與念佛法門。
筆者認為「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話頭」的闡釋,是虛雲和尚承繼六祖惠能以來的無念思想,同時融通大慧宗杲的看話禪要旨,更深入地闡述看話禪法,對看話禪的原理有更深入的剖析。一向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為特色的禪宗,中唐以後出現的禪教一致的思想,到宋代益形顯著;禪與諸宗融合之後,形成了天臺禪、華嚴禪、念佛禪等。虛雲和尚以禪為宗,楞嚴教理為基礎,提出「所謂話頭是一念未生以前」、「看話頭即是觀心」等闡述,亦具有時代意義;因此希望透過虛雲和尚對「話頭」意涵的闡釋,能更清楚「一念未生」如何形構虛雲和尚看話禪法之特色及其要旨所在。
Table of contents摘要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評析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說明 4
第二章 虛雲和尚生平、貢獻與其年譜 7
第一節 虛雲和尚生平與貢獻 7
一、虛雲和尚生平 7
二、重建古剎、依法傳戒 9
三、挽救廟産興學、勤於著述 10
第二節 有關虛雲和尚年譜 11
第三章 「一念未生」的思想含意 15
第一節 念的定義 15
一、正念意涵 15
二、從有念到無念 18
第二節「無念」與「一念未生」 20
一、惠能的「無念」意涵 20
二、「無念」與「一念未生」相通處 21
第三節「無」字話頭與「一念未生」 24
一、話頭的源流 24
二、「無」字話頭的功能 25
三、虛雲和尚對「話頭」意涵的闡釋 26
四、「看話頭」與反聞自性 31
五、大慧與虛雲和尚之看話禪要點對照 33
第四章「一念未生」的禪、教會通 40
第一節 話頭與默照的相通處 40
第二節 「一念未生」與天台教觀的融會 43
第三節 「一念未生」與「如來藏」思想的會通 45
一、引用《楞嚴經》 45
二、引用《大乘起信論》 46
第五章 虛雲禪法的的宗派融合 49
第一節 禪、教的調合 49
第二節 禪、淨的融合 52
一、中國早期的念佛思想 52
二、永明延壽的禪淨融合 55
三、虛雲和尚對禪淨的融通 56
第六章 結論 61
【引用文獻】 62
一、佛教藏經 62
二、中日文專書、論文等 63
三、網路資源 64
Hits521
Created date2015.09.10
Modified date2019.11.15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545970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