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武則天的七寶 -- 佛教轉輪王的圖像、符號及其政治意涵 |
|
|
|
Author |
孫英剛
|
Source |
世界宗教研究=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
Volume | n.2 |
Date | 2015 |
Pages | 43 - 52 |
Publisher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雜誌社 |
Publisher Url |
http://iwr.cass.cn/
|
Location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孫英剛,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員。 |
Keyword | 轉輪王; 七寶; 武則天; 佛教 |
Abstract | 史籍有關武則天在明堂設置"七寶"的政治和宗教意涵,被以前的歷史和宗教研究所忽略。 "七寶"(sapta ratna)作為佛教轉輪王(Cakravartin)的符號和身份標志,從政治術語、儀式、君主頭銜、建築空間上顯示了佛教王權觀對中國中古政治的影響。而從整個佛教在亞洲大陸的興起與傳播來看,用"七寶"標志和宣揚佛教君主身份的傳統,也具有深厚的歷史背景。在中國中古時代,不論是作為帝國中心的長安、洛陽、鄴城,還是位居西北邊陲的敦煌,轉輪王七寶的圖像都廣泛存在。這些堅實的圖像證據,證明轉輪王觀念曾經在中國中古時代,在政治起伏、社會生活和思想變遷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從這個角度講,武則天利用佛教宣揚自己的統治合法性,不但在中古史脈絡中不特殊,而且也僅僅是當時佛教世界普遍使用轉輪王來解釋王權這一潮流中的一環。 |
Table of contents | 一、從武則天說起:作為轉輪王身份標志的“七寶” 44 二、佛教典籍中的轉輪王“七寶”及其政治意涵 47 三、佛教歷史圖景中的轉輪王“七寶” 49 1.印度出土的轉輪王圖像 49 2.婆羅浮屠的轉輪王浮雕 50 3.中國關中地區的轉輪王圖 像 50 4.鄴城的轉輪王圖像 51 5.敦煌的轉輪王七寶圖像 52 四、餘論 53
|
ISSN | 10004289 (P); 10004289 (E) |
Hits | 586 |
Created date | 2016.04.07 |
Modified date | 2019.08.07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