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空」、「有」與「有」、「無」──玄學與般若學交會問題之研究 |
|
|
|
Author |
羅因
|
Date | 2003.07 |
Pages | 400 |
Publisher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Publisher Url |
http://www.press.ntu.edu.tw/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Series | 文史叢刊 |
Series No. | 121 |
Content type | 書籍=Book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Abstract | 誠如湯用彤先生在其《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中所說的,東晉學術思潮實以玄學與般若學之合流為大宗。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孕育出來的兩種思想學說,之所以能夠合流會通的因素,本文正是要站在學說理論的角度,探討東進時代玄學與般若學之所以能夠會通的內在原因。
本文承接湯用彤先生在玄學與般若學交會問題上之研究,以玄學與般若學有關存有論之討論(「空」、「有」與「有」、「無」)為切入點,再推展到玄學與般若學在工夫論、境界論和存有論之型態等各方面的探討。本文除了嚴辨玄學之「本無末有」與佛教般若學之「空」、「有」的差異外,又從工夫論、境界論和存有論等各方面,分析出玄學與般若學在相異中之相應、相似之處,以明玄學與般若學之所以能夠會通之可能性。
處理玄學與般若學交會的問題,最大的困難在於般若學「空」義之難以把握,本文為了突破這種研究上的障礙,深入早期佛教和部派佛教的學說中,條理出從早期佛教到大乘佛教般若學之發展脈絡,以加深對於般若「空」義的了解。
本文的研究結論認為:(1)在工夫論方面:般若學「不住」一切法、「無著」一切法的修行方式,與玄學「損之又損」、「遺彼忘我」的修道工夫,頗有相似之處;(2)在境界論方面:般若學認為修行者在體證到「空性」時,能觀之主體與所觀之客體,無二無別,這與玄學之體道者「終與玄同」、「玄同彼我」的主客兼忘的境界,亦頗有相應之處;(3)在存有論方面:雖然玄學之「本無」是指形上本體,而般若學之「空」則是指「無自性」(對實體或本體觀念之否定),兩者絕不相同,但是,玄學與般若學之存有論,都是屬於透過虛靜、不執等工夫所呈現的境界型態之存有論,故兩者的存有論學說,雖然思想內容絕不相同,但是,在學問型態上又頗有相通之處。基於玄學與般若學在工夫論、境界論和存有論之學問型態等方面都有相應、相似之處,故般若學能在玄學盛行的兩晉時代大大地流行,並且一度與玄學發生合流。
|
Table of 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方法 第二節 研究範圍的界定 一、 印度佛教史中的「空有之爭」 二、 魏晉玄學的「有無之爭」 第三節 玄學與般若學邂逅的背景 一、 佛教的傳入和《般若經》的翻譯 二、 中國漢魏之際學風的蛻變 三、 《老》、《莊》道家與般若學之牽合
第二章 印度佛教中實有論的形成
第一節 佛教基本範疇的確定 一、經典的口傳與本母(mâtrka)的形成 二、《雜阿含經》「本母」的基本架構 第二節 「如實觀」與「實有論」 第三節 佛教說一切有部的實有論 一、「自性」(svabhâva)觀念的形成 二、《品類足論》「五位六十七法」的確立 三、《大毘婆沙論》的「實有論」與「極微論」 四、「極微」--不可認識的形上實用 第四節 實有論在佛教思想史上的意義 一、「實有論」促成了中觀學派的興起 二、「實有論」與玄學本質上大異之處
第三章 印度般若中觀學派的「空」義
第一節 「空三昧」與「空(性)」 第二節 《般若經》的「空」義 一、 諸法皆「空」 二、 假名不實 三、 如幻如夢 第三節 《大智度論》中無實體的「空」義 一、 緣起無自性的「空」義 二、 如幻、無實的一切法 三、 可見可聞的諸法「空」義 第四節 《中觀‧觀有無品》中無自性的「空」義 一、「自性」(svabhâva)之否定 二、「他性」(parabhâva)之否定 三、非有非無的「空」義 第五節 般若「空」義在佛教史上的意義 一、「空」義在印度佛教史上的意義 二、「空」義提供玄、佛交會的可能性
第四章 玄學中的「有」與「無」
第一節 王弼「以無為本」的玄學 一、「道」與「無」 二、以「無」為本 三、「無」--不可認知的形上實體 四、「無」與沖虛的「玄德」 五、「無」與「滌除玄覽」 六、「應物而無累」的聖人境界 第二節 裴頠的《崇有論》思想 第三節郭象的「自生獨化說」 一、「造物無主」與「自生」 二、安於自然之「性分」 三、「獨化玄冥」與「玄同彼我」 四、「無為而無不為」的聖人境界 第四節 魏晉玄學的特質
第五章 「空、有」與「有、無」的比較
第一節 玄學與中觀學「有」、「無」觀念的比較 一、「空」(šûnyatâ)與「本無」的差異 二、認識型態的「有、無」與存有論型態的「空、有」之辨 三、「幻有」與「末有」、「自有」的同異 第二節 《般若經》與玄學相容的可能性 一、《般若經》中工夫論意味的「空」義與玄學相容的可能性 二、《般若經》中境界論意味的「空」義與玄學相容的可能性 三、《般若經》中存有論意味的「空」義與玄學相容的可能性 第三節 般若學與玄學接軌的實例分析 一、本無宗 二、即色宗 三、心無宗 四、其他 第四節 玄學與般若學交會因素的總結
第六章 《肇論》中實有義的「有」與「無」
第一節 《肇論》「非有、非無」的「空」義 一、〈不真空論〉的題旨 二、「空」是般若的所觀境 三、非有非無的「空」義 四、「二諦」與「非有、非無」的「空」義 五、緣起的「空」義 六、假名的「空」義 第二節 《肇論》實有義的「有、無觀」及其歷史意義
第七章 結論:中國佛教玄音繚繞
一、玄學與般若學交會的內在因素 二、道家玄風對中國佛教影響深遠
附錄:漢魏兩晉玄學與般若學大事年表 參考書目
|
Hits | 460 |
Created date | 2017.02.24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