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建立天台宗的深層生態學 — 以湛然《金剛錍》的「無情有性」為中心=Establishing Deep Ecology Based Upon T'ien-t'ai Philosophy |
|
|
|
Author |
楊惠南 (著)=Yang, Hui-nan (au.)
|
Source |
正觀雜誌=Satyabhisamaya: A Buddhist Studies Quarterly
|
Volume | n.83 |
Date | 2017.12.25 |
Pages | 5 - 42 |
Publisher | 正觀雜誌社 |
Publisher Url |
http://www.tt034.org.tw/
|
Location | 南投縣, 臺灣 [Nantou hsien,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1. 楊惠南,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退休。 |
Keyword | 湛然; 無情有性; 無情成佛; 色具三千; 一念三千; 深層生態學; 山家; 山外 |
Abstract | 唐代天台宗高僧——湛然的《金剛錍》一書,主張「無情有(佛)性」,乃針對南本《大般涅槃經》卷33的經文——「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無情之物」,所提出的詮釋。到了宋代,天台宗山家、山外兩派,各將湛然的這一主張,放在天台宗更基本的主張——「一念三千」的思想下,做出不同的回應。山家派以為「色具三千」(色等無情性具三千法),但卻主張「無情無成佛義」;相反地,山外派以為「色不具三千」(色等無情並不性具三千法),但卻主張「無情成佛」。本文試圖在山家和山外的兩派爭辯之外,開出一條與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有關的理路,除了可以建立天台哲學特有的深層生態學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做為這兩派的共同理論基礎,以調和他們之間的思想差異。 |
Table of contents | 摘要 5 一、《金剛錍》的「無情有性」說 8 二、山家、山外對「無情有性」的不同看法 15 (一)山外的「色不具三千」與山家的「色具三千」 16 (二)山外的「無情成佛」與山家的「無情無成佛義」 23 三、建立天台宗的深層生態學 27 (一)奈斯的「終極準則」與天台的「無情有性」 27 A. 奈斯的「生命平等」與天台的「無情有性」 27 B. 奈斯的「自我覺悟」與天台的「一念三千」 29 (二)洛夫洛克的「蓋婭論」與天台的「無情有性」 32 A. 「蓋婭論」與天台的「無情有性」 33 B. 山家、山外歧見的化解 36 參考文獻 39 |
ISSN | 16099575 (P) |
Hits | 655 |
Created date | 2018.07.17 |
Modified date | 2018.11.01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