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images/title/Title_FulltextSearch.gif) |
|
|
|
|
|
新加坡漢傳佛教的現代化實踐=The Practical Context of Singaporean Buddhism’s Change |
|
|
|
Author |
釋聖凱=Shih, Sheng-kai
|
Source |
世界宗教文化=The Religious Cultures in the World
|
Volume | n.3 |
Date | 2019 |
Pages | 45 - 53 |
Publisher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雜誌社 |
Publisher Url |
http://iwr.cass.cn/
|
Location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聖凱,哲學博士,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 2017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漢傳佛教僧眾社會生活史”(17ZDA233)階段性成果;清華大學自主科研計劃資助成果。 |
Keyword | 權力象徵; 性別意識; 資本主義; 地方性宗教; 人間佛教; 新加坡漢傳佛教 |
Abstract | 漢傳佛教在新加坡的早期傳入,是作為"文明象徵"與"權力象徵",與移民社會、幫權結構緊密相關;二戰前後,隨著"人間佛教"在新加坡的傳播,其菁英色彩與超越性特點獲得主流社會的"文化認同"。隨著中國大陸佛教輸入的停止,漢傳佛教作為"地方性宗教"完全"被嵌掛"在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上,"人間佛教"的現代性與資本主義獲得場域上的暗合。60年代后,漢傳佛教在教育、文化、慈善、社團組織等領域有更大的作為,呈現出"人間佛教"背景下性別意識、菁英色彩與社會行動的結合。百餘年的新加坡漢傳佛教實踐脈絡,是漢傳佛教逐漸放棄農耕文明的"地方性"向現代文明的"世界性"回歸;其實踐經驗亦充分表明漢傳佛教現代轉型的困境與內在動力。 |
Table of contents | 一、作為一種象徵和"權力"的傳入 —— 漢傳佛教寺院的早期建立 46 二、文化認同、性別意識與公民權運動 47 三、現代性與資本主義 —— "人間佛教"在新加坡的實踐脈絡 50 結語:新加坡漢傳佛教 —— 地方性宗教向世界性宗教的回歸 53 |
ISSN | 10076255 (P) |
Hits | 411 |
Created date | 2019.08.29 |
Modified date | 2024.03.11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