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謝赫「六法」淵源與南朝佛教思想關係研究:從南本<大般涅槃經>談起=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igin of Xie He's Six Principles and the Buddhist Thoughts in the Southern Dynasty: Starting from the "Mahaparinnibbana Sutta" |
|
|
|
Author |
汪珂欣 (著)=Wang Ke-Xin (au.)
|
Source |
2019年第一屆荊山論壇・佛教圖像文化學研討會=The First Jing Shan Forum: Cultural Studies on Buddhist Iconography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生。致力於晉唐畫學文獻、四川石窟造像研究。發表《「繪事後素」注疏考辨》、《「秀骨清象」義證》、《何以「無竹」與「八賢」——七賢與榮啟期磚畫一見》、《宋代巴蜀水月觀音與龍女組合造像成因研究》等論文近十篇。參與美國蓋提基金會 2014-2015「民族志之眼」專案、2019「中國藝術史」專案;2018獲臺灣法鼓文理學院「佛教與東亞文化」青年學者論壇優秀論文獎。 |
Keyword | 謝赫; 六法; 《大般涅槃經》; 梁武帝; 本末 |
Abstract | 南朝齊梁時期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提出「畫有六法」。目前學界對於「六法」淵源研究,存在印度《欲經》「繪畫六支」的影響、本土產生、《大般涅槃經》的創造性轉換三種爭議。本文通過分析《古畫品錄》中所含有的本末思想,以及宮廷畫家謝赫身邊梁武帝、釋寶亮等人對於南本《大般涅槃經》的理解,認為謝赫「六法」的構建,不僅是經義本身創造性轉換,而更多的是謝赫受到了梁武帝、釋寶亮等人對於涅槃佛性理解的影響。 |
Hits | 160 |
Created date | 2020.07.23 |
Modified date | 2020.07.23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