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uthor |
游祥洲
|
Source |
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海峽兩岸學術會議論文集(第十一屆)
|
Date | 2012.05 |
Pages | 267 - 296 |
Publisher |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玄奘大學應用倫理研究中心、佛教弘誓學院 |
Publisher Url |
http://www.hongshi.org.tw/index.aspx
|
Location | 桃園市, 臺灣 [Taoyuean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1.作者單位:佛光大學樂活生命文化學系副教授、世界佛教友誼會執行理事、國際入世佛教協會諮詢委員 2.本文作者曾撰〈人間佛教與三乘抉擇〉一文,口頭發表於慈濟大學與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所主辦之「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印順法師的佛學思想與落實」學術研討會,2004 年11月12日。其中部分論述,已融入本文。本文文字內容及電子檔,未經作者同意,請勿上網、轉述、拷貝或流通。 |
Keyword | 人間佛教; 入世佛教; 印順; 三乘共貫; 宗教人間化=Religious Secularization |
Abstract | 「人間佛教」的理念,由太虛大師(1890-1947)啟其端緒,印順論師(1906-2005)成其體系,它先從華語世界開始,進而以「入世佛教」(Engaged Buddhism)的名稱在英語世界開展。就亞洲地區而言,「人間佛教」在時間進程上也與西方「宗教人間化」(Religious Secularization)的開展相呼應。 從一個歷史宏觀的角度來看,「人間佛教」本質上乃是根本佛教「人間性格」的復興運動,同時也是「大乘佛教」回歸原始佛教「人間性格」的大乘自覺運動。或是換一個方式來說,「人間佛教」也可說是北傳的「大乘佛教」與南傳的「上座部佛教」(二乘佛法)第一次共同回歸原始佛教「人間性格」的合作運動。 如果提倡「人間佛教」,卻還是囿於大乘佛教的判教思維,跳脫不出「大乘優位」的意識形態,或是站在南傳佛教「上座優位」的立場,堅持「大乘非佛說」,那麼,南北傳佛教之間的紛爭與對立,必將沒完沒了。「三乘對立」只會加深裂痕,自我弱化,唯有「三乘同尊」,「人間佛教」的路才會越走越寬廣。 印順論師對於「三乘」問題,有八點主要論述,有助於釐清「三乘」的定位:1、三乘一乘,都在學佛者的心行上立論;2、大乘與二乘,契入法性的角度不同,因此面對世間與涅槃的態度也不同;3、三乘的施設可以從「四悉檀」中得到正確的理解,但也必須把握到「方便」與「究竟」的差別;4、人間佛教,應以人為中心,應攝取印度初中二期佛教;5、三乘究竟,本是方便說的。在證入法性平等中,同歸一乘,為必然的結論;6、「人間正行」通於「三乘」;7、承認自己是「凡夫」;8、「人菩薩行」與「人天乘」的差別。 要走出「三乘對立」的思維,必須取法於龍樹學「三乘共貫」的詮釋學進路,重新省思傳統判教的得失,走出「自宗優位」的思維框架。筆者以為,論述「三乘共貫」的義理,至少可以從下列十二個面向切入:1、抉擇經典傳承,明三乘同源阿含;2、抉擇三法印,明一實相印;3、抉擇空、緣起、中道義,明三乘無別;4、抉擇二諦,明真俗相攝而無礙;5、抉擇四依法,明「三乘」教法之間,只是了義、不了義的問題;6、抉擇「四悉檀」,明三乘教法功能不同;7、抉擇三乘施設,明「三乘並存」;8、抉擇學佛者心行,明三乘因機設教;9、抉擇十八空義,明三乘同歸「畢竟空」;10、抉擇輪涅之義,明「三乘同證無餘涅槃」;11、抉擇三十七道品,明三學與六度之一貫性;12、抉擇戒法根本,明三乘共戒。 |
Table of contents | 一、前言 269 二、「人間佛教」是大乘優位嗎? 270 三、「一乘究竟」或「三乘究竟」? 271 四、「大乘」與「二乘」的歷史性對立 273 五、佛教史上突破「三乘對立」的三位論師 274 (一)龍樹論師 275 (二)宗喀巴論師 276 (三)印順論師 276 六、印順論師對於三乘問題的八點主要論述 277 第一,三乘一乘,都在學佛者的心行上立論。 277 第二,大乘與二乘,契入法性的角度不同,因此面對世間與涅槃的態度也不同。 278 第三,三乘的施設可以從「四悉檀」中得到正確的理解,但也必須把握到「方便」與「究竟」的差別。 278 第四,「人間佛教,應以人為中心,應攝取印度初中二期佛教。」 279 第五,三乘究竟,本是方便說的。在證入法性平等中,同歸一乘,為必然的結論。 279 第六,「人間正行」通於「三乘」 280 第七,承認自己是「凡夫」。 282 第八,「人菩薩行」與「人天乘」的差別。 284 七、跨越傳統判教與自宗優位之舊思維 284 八、對於「終極思維範疇」的兩種模式之省思 285 九、三乘義理共貫的十二項抉擇 287 十、「宗教人間化」對當代宗教的挑戰 289 十一、「人間佛教」在亞洲地區的開展 290 十二、結論──人間佛教涵融三乘之重要 292 |
Hits | 356 |
Created date | 2020.09.01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