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uthor |
侯坤宏 (著)=Hou, Kun-hong (au.)
|
Edition | 初版 |
Date | 2019.12.13 |
Pages | 738 |
Publisher | 博揚文化事業 |
Location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Series | 中國民間信仰系列 |
Series No. | 23 |
Content type | 書籍=Book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Abstract | 本書以「論戰後臺灣佛教」為題,評述二戰以來臺灣佛教的發展與變遷。全書分五部十五章:除導論性之「通觀與前奏」;也由政治、社會、文化、經濟等四個不同「層面」論述戰後臺灣佛教;並從「人間佛教」與「佛教正義」、「兩個議題」;與「臺灣佛教」有關的五位人物;冷戰以來「臺海兩岸佛教關係」等不同角度,全面梳理「戰後臺灣佛教史」。
本書所呈現的,是作者對「戰後臺灣佛教」的反思性觀察,書中強調吾人應當關懷「臺灣佛教史」,研究時要具有足夠的「批判意識」,如此方能展現具有「實踐意義」的「臺灣佛教史研究」。 |
Table of contents | 序侯博士著《論戰後臺灣佛教》江燦騰 I 序論 V
第一部:通觀與前奏
第一章 「大歷史」視域下的臺灣佛教─「日本化」→「中國化」→「國際化」 3 第一節 前言 3 第二節 日本統治下的臺灣佛教(臺灣佛教「日本化」) 5 第三節 戰後臺灣佛教走向「中國化」 15 第四節 臺灣佛教的「多元化」與「國際化」 20 第五節 結語 29
第二章 轉折年代 ─ 1945至1949年前後的臺灣佛教 35 第一節 前言 35 第二節 戰後最早到臺灣發展佛教事業的幾個人 37 第三節 佛教人士直接逃難到臺灣 45 第四節 先逃亡香港再「轉進」臺灣的佛教僧人 60 第五節 由中國逃難到臺灣的佛門人士對臺灣佛教產生的衝擊與影響 73 第六節 結語 84
第二部:從四個層面論
第三章 互動與互惠(1945-2011):戰後臺灣佛教與政治間的複雜糾葛 91 第一節 前言 91 第二節 從戰後臺灣佛門的三大著名政治寃案說起 93 第三節 戒嚴時期官方對佛教活動的嚴密管制狀況 112 第四節 戰後臺灣佛教界向官方輸誠的各類政治表態 132 第五節 戒嚴體制下政府的宗教歧視態度及其對佛教的控制策略 145 第六節 佛門人士參與反共活動 155 第七節 結語 169
第四章 捍衛佛教信仰主體性的應有尊嚴:戰後臺灣佛教六十年來護法運動的再檢討 177 第一節 前 言 177 第二節 煮雲、印順、聖嚴等法師對基督教的批判 178 第三節 批判一貫道、創價學會及盧勝彥、清海、妙天、宋七力等附佛外道 182 第四節 佛教界對胡適、林語堂的批判 189 第五節 反對辱佛電影公開放映 196 第六節 反對誤用八卦山大佛、辱佛的歌曲、平劇、歌仔戲、小說 206 第七節 走向街頭的護法運動 211 第八節 結語 217
第五章 新話語詮釋霸權下的臺灣佛教多途傳譯模式 227 第一節 前言 227 第二節 戰後初期臺灣佛門中的講經說法活動—以巨贊、慈航及智光等法師為例230 第三節 章嘉、白聖、悟明、道源、道安、印順、演培、續明等法師在臺講經說法及其翻譯 233 第四節 南亭、成一、清嚴、隆泉、律航、廣化、慧峰、煮雲、聖嚴、星雲等法師在臺講經說法及其翻譯 251 第五節 集體弘法活動 262 第六節 本省籍法師的講經說法活動 266 第七節 居士說法 273 第八節 結語 278
第六章 相關資金來源透視:戰後臺灣佛教寺院經濟的募集資源及其變革與發展 287 第一節 前 言 287 第二節 戰後臺灣佛教寺院經濟背景分析 289 第三節 由收入面看臺灣寺院經費的籌措 294 第四節 由支出面看臺灣寺院經費的運用 310 第五節 臺灣寺院經濟隱含的一些問題 325 第六節 結語 332
第三部:由兩個議題立論
第七章 「人間佛教」的發展 339 第一節 前 言 339 第二節 「人間佛教」理論的提出與建立 340 第三節 「人間佛教」的弘揚 347 第四節 如何界定「人間佛教」? 358 第五節 「人間佛教」的未來發展 362 第六節 結 語 367
第八章 戰後臺灣佛教正義議題之回顧 373 第一節 前言 373 第二節 環保與生態正義問題 378 第三節 動物保護與反賭博運動 382 第四節 寺廟違建與大型教團過度發展等問題 390 第五節 佛門內的僧俗與男女平權問題 394 第六節 結語 399
第四部:臺灣佛教人物
第九章 我所理解的慈航法師 409 第一節 前言 409 第二節 從六個面向來理解釋慈航 411 第三節 結語 421
第十章 戰後臺灣佛教史上的煮雲法師 425 第一節 前言 425 第二節 釋煮雲弘法方式與特色 428 第三節 批判基督教 431 第四節 釋煮雲的淨土念佛思想 435 第五節 如同世界運動比賽的「精進佛七」 439 第六節 結語 442
第十一章 當代最具有創見的佛教思想家─釋印順 447 第一節 前言 447 第二節 對釋印順的幾點觀察與想法 451 第三節 結語 455
第十二章 我所認識的昭慧法師 457 第一節 前言 457 第二節 做為宗教師的昭慧法師 458 第三節 做為佛教學者的釋昭慧教授 460 第四節 做為社會運動者的昭慧法師 463 第五節 弘揚、捍衛「印順思想」 466 第六節 結語 469
第十三章 江燦騰的批判性臺灣佛教史研究 471 第一節 前言 471 第二節 江燦騰與「臺灣佛教史」學門的確立 473 第三節 江燦騰的學術性格與特徵 476 第四節 江燦騰如何建構「臺灣佛教史」? 481 第五節 結語 485 第五部:臺海兩岸佛教關係
第十四章 從敵對到和解?─探討臺海兩岸佛教關係(1949–2019) 493 第一節 前言493 第二節 因政治敵對引發的宗教敵對 495 第三節 冷戰後兩岸佛教初期交流情況 510 第四節 兩岸佛教熱絡交流 521 第五節 結語 540
第十五章 中國大陸2016 年「批印事件」評議 547 第一節 前言 547 第二節 會議參與者「批印」觀點舉隅 549 第三節 周貴華鼓吹的「義學研究」和「完整佛教」 557 第四節 對「批印」派及彼等論點之分析與批評 563 第五節 閩南佛學院在此次「批印事件」中的角色 569 第六節 結語 577
結 論 585 徵引書目 603 |
ISBN | 9789867127525 (平裝) |
Hits | 406 |
Created date | 2020.09.11 |
Modified date | 2020.09.11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