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uthor |
釋聖嚴 (著)=Shih, Sheng-yen (au.)
|
Edition | 二版 |
Date | 2010.03 |
Pages | 472 |
Publisher | 法鼓文化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ddc.com.tw/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Series | 聖嚴書院 |
Series No. | 5 |
Content type | 書籍=Book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Abstract | 在人間,不管是哪一個時代,都有許多人為或自然的狀況使得我們不快樂,使得環境不安定、不安全,其實用修行的方法都可以改變。因為大家不修行,內心很痛苦、很煩惱,所以才造成社會和世界的不安寧。
如果修行,讓心清淨了,我們的環境也跟著清淨,這就是心淨國土淨。且內心清淨,會覺得世界並沒有那麼可怕、那麼討厭,那就是在人間淨土之中,然後再求生西方淨土就非常容易,也非常可靠。
淨土法門是這麼簡單,反而很不容易讓人相信,但是釋迦牟尼佛還是苦口婆心,不斷地介紹阿彌陀佛。在大乘經典中,除淨土三經外,提到阿彌陀佛的就有兩百七十多部。沒有任何一種法門、一尊佛、一尊菩薩,像阿彌陀佛一樣占有那麼大的分量和篇幅。可見釋迦牟尼佛是多麼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地讚歎、介紹阿彌陀佛。
|
Table of contents | 編者序
【第一篇】修學佛法的基本知見 第一章 修學佛法的基本原則:教、理、行、果 第二章 修行的真義:慈悲心與智慧心 一、修行的重點在心 二、修行的目的在培養慈悲心和智慧心 第三章 修行必備的條件:發菩提心 一、菩提心即是幫助眾生解脫煩惱 二、如何發菩提心︰菩提心的次第 三、菩提心的五個層次 第四章 修行的原則:解行並重 一、解行如鳥之雙翼不可偏廢 二、知戒定慧,以身口意行六度 三、在精進修行中學方法,在生活中用方法 第五章 佛法的觀念:苦、無常 一、佛法的基本觀念:苦的事實 二、無常觀 三、五蘊無常 第六章 業報 一、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二、涓滴惡業積累成重報:災難發生的原因 三、別業:懺悔功德減輕業報 第七章 人生最後一件大事 一、往生的過程 二、決定往生的力量:隨重、隨習、隨念、隨願 三、往生時保持正念最重要 四、往生後的世界 五、往生前的準備 第八章 慚愧、懺悔、迴向 一、未盡力利益他人、成長自己就該慚愧 二、懺悔錯誤,轉變習氣 三、最有力量的迴向是讓他人同獲修行利益 第九章 感恩是度眾生的基本立場 一、心懷感恩能減少煩惱 二、感恩的對象:三寶、父母、國家、眾生 三、報恩的方法
【第二篇】有相念佛——往生西方淨土的修行 第一章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阿彌陀佛的意思 二、「成熟眾生,莊嚴國土」的彌陀本願 三、淨土法門的殊勝 第二章 修行念佛法門的三資糧:信、願、行 一、信 二、願 三、行 第三章 如何修行念佛法門 一、念佛的基本原則:繫念一心 二、念佛的基本方法 三、精進修行期間的念佛 四、如何保持正念、淨念 第四章 往生西方的條件:「淨土三經」的融攝 一、《阿彌陀經》的往生條件 二、《無量壽經》的往生條件 三、《觀無量壽經》的往生條件 四、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 五、修行淨土法門的正確心態 第五章 淨土釋疑 一、何謂三身四土 二、釋疑 第六章 念佛法門的難行道:禪觀法門 一、法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二、現生即得念佛三昧而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
【第三篇】無相念佛——念佛禪 第一章 何謂念佛禪 一、念佛即禪的法門 二、念佛禪與佛七的差異 第二章 念佛禪的基本觀念 一、念佛修成念佛三昧 二、修行從有相開始 三、有相到無相念佛的過程與方法 第三章 念佛禪的修行方法:念佛禪的三種文獻 一、〈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念佛三昧 二、《般舟三昧經》:般舟三昧 三、《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一行三昧 第四章 念佛的功能:同時完成三種淨土 一、建立寬廣的淨土觀 二、念佛的功能 三、修行從自心淨土開始
【第四篇】《阿彌陀經》講記 第一章 簡介 第二章 經文內容 一、序分 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
附錄 〈慈雲懺主淨土文〉講記 前言 一、阿彌陀佛的弘願 二、建設人間淨土的思想 至心發願 佛光慈攝 彌陀本願 眾罪消滅 意不顛倒 彌陀相迎 菩提滿願 後記 〈慈雲懺主淨土文〉 |
ISBN | 9789575988524 (平裝) |
Hits | 662 |
Created date | 2020.09.18 |
Modified date | 2022.10.20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