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收拾書包成佛去!: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一個錦囊=The Foundation of Buddhist Practice
Author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 圖丹卻准 =Thubten Chodron ; 項慧齡
Edition初版
Date2019.07.01
Pages424
Publisher眾生文化
Publisher Url https://heartbook.com.tw/
Location板橋市, 臺灣
Content type書籍=Book
Language中文=Chinese
Abstract自稱就像「半個科學家,坐在法座上」的達賴喇嘛,對於學習佛法,抱持理性的態度,他鼓勵佛法素人,一定要觀察、思辨、面對疑慮、解決問題,要像個科學家一樣,客觀理性、實事求是。

迷信盲信,絕非佛陀教我們面對生命的態度,尊者教我們,從認識身心是什麼,決定自己要怎麼活,到找個好老師,幫自己安排禪修,開始鍛煉自心,磨練智慧,邁向解脫,請這麼清楚理性的學佛。

我們宛如明珠一顆的心,現在沾滿了無明業習的塵垢,要破迷除暗,需要學習,需要聞思修,尊者教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認識佛法基本盤,「理性學佛」的那瀾陀智慧傳統,歡迎想「和無明一刀兩斷」的你!

本書由達賴喇嘛尊者分享他一生所修持、關於正等正覺道的佛教法教,為「智悲文庫」系列叢書之一,以如何升起正智慧,在當代實踐戒、定、慧三學為目標。全書內容豐富、次第分明。從介紹四法印為始,根據中觀應成派的觀點說明緣起、空性等重要的佛教觀念,以及二諦、認知論、現象學,使我們的心靈探索奠基在理性之上。對於如何選擇合格的上師、與上師建立適當關係、安排禪修的學習、如何面對死亡、如何幫助垂死者等,以及業與業報,皆有詳盡探討。閱讀本書不僅能賦予我們生起力量去創造自己希望的未來,過著健康、有益、充滿意義的生活,更快達成修行的目標。

這本書主要談論佛教修行基礎等重要主題,幫助我們把焦點放在值得投入時間和精力的事物之上,為佛法修行建立穩固的基礎。全書內容特別是為了從來沒有接觸過佛法或沒有佛教相關知識背景的人所設計,並且因應現代生活的需求,以嶄新的模式來呈現傳統的法教。
Table of contents緣起:一座智慧與慈悲的橋樑
執筆者序:智悲文庫,給佛法素人的祝福──比丘尼圖丹.卻准
尊者導言:那瀾陀傳統,理性學佛之必要──達賴喇嘛尊者

附錄
縮寫簡稱

第一章:你相信「四法印」嗎?
四法印是佛教根本教義
世俗和勝義二諦的本質

第二章:獲得不受欺誑的知識
三種對境,三種量
七種覺知
量與非量
三種現量
比量
譬喻量
聖言量
應用三重分析
深思經文的推論
中觀應成派對「量」所採取的獨特觀點
知道我們有一個正因和正量
比量與禪修

第三章:自我的基礎:身與心
「現象」的分類
五蘊
十二處和十八界
心識分為心與心所
五遍行
五別境
十一種善心所
六種根本煩惱
二十種隨煩惱
四異轉
分別識和無分別識

第四章:選對上師,成為合格弟子
依止具格上師的重要性
「上師」在當代的定義與認證
三種修行與三種上師的關係
如何探究各種上師的特質
認識發展完善特質的三種上師
有崇高頭銜不等同實際所修證量
好弟子的特質像善法容器

第五章:理性如法,依止上師
人身難得可貴 起信學習法教
上師是好嚮導 遵循才得受益
藉由看見上師的特質而培養信任
藉由看見上師的仁慈而生起欣賞和敬意
視上師為佛
虔敬心的角色
以上師做為自身行為的依止
對待上師應有的行為舉止
「太親近」可能變太傷心
談談藏傳最受爭議的兩件事
當上師提出奇怪的要求
當上師過世的時候
理性看待師生關係

第六章:如何安排一座禪修
禪修的種類
修道次第
六種前行
正行和迴向結行
道次第主題之間的相互關係
每座修法之間的休息
請法,領受加持,獲致證悟

第七章:心、身和投生
有情的心和大腦,互有因果關係
心性如明鏡
從因果肯定有「輪迴投生」的存在
佛陀針對投生的問題所做的回應

第八章:充滿意義的人生的本質
珍貴人身
稀有難得
擷取珍貴人身的精髓
世間八法
世間八法的過患

第九章:超越今生
粗顯和微細的無常
從我們自己的教訓中學習
其他的生命形式
死亡時的恐懼或希望?
死亡的過程
在死亡時幫助自己和他人
頗瓦,遷識

第十章:業和業報
業和業報的法則
業的一般特徵
業的特定特徵
善行
業的分量
辨別善與不善業
業與當前的道德議題

第十一章:業果
三種業果
業的種子成熟
定業和不定業
當業成熟時
業如何運作
思量業與業報的利益

第十二章:業的運作
投射和完成業
共業和不共業
原本之不善業和被禁止的行為
意業
表業和無表業
善業、惡業及其業果
清淨惡業
創造我們的未來
誰創造善業?
業的複雜性
創造投生上三道、解脫和覺醒之因
更深入地觀看因果關係
下士道:結論

辭彙解釋
推薦閱讀書目
關於作者
ISBN9789869785907 (平裝)
Hits604
Created date2020.11.23
Modified date2020.12.17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600122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