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hor |
常青 (著)=Chang, Qing (au.)
|
Source |
故宮博物院院刊=Palace Museum Journal
|
Volume | n.8 |
Date | 2020 |
Pages | 4 - 24 |
Publisher | 紫禁城出版社 |
Publisher Url |
http://www.culturefc.cn/index/product.jhtml?act=index
|
Location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Keyword | 北魏平城; 雲岡石窟; 西秦; 炳靈寺; 169 窟; 後秦長安 |
Abstract | 雲岡石窟的第一期工程曇曜五窟,屬北魏前五位帝王的功德窟。北魏統治者能聚集如此財力與智慧來營造這項巨制,是與其在北方兼並戰爭中所獲得的人力、物力、財力分不開的,其中來自原後秦首都長安地區的工匠與佛教神祇人員應當引起我們的注 意。十六國後期的後秦長安是北方的政治與佛教中心,其佛教來自西域,主要繼承發展著西域大乘佛教因素。在甘肅永靖炳靈寺 169 窟發現的大乘佛教題材的西秦國塑像與壁畫,可看作是後秦長安影響的結果。曇曜五窟的開鑿,主要繼承著太武帝毀佛前的北魏 佛教傳統,包括來自後秦長安的佛教傳統,可從曇曜五窟造像和大同新發現的北魏石槨板上的佛畫與炳靈寺 169 窟西秦塑像、壁畫的相似性了解到。這種相似性體現了北魏對後秦長安佛教的繼承,從而影響到了曇曜五窟的造像內容與風格。 |
Table of contents | 一 炳靈寺169窟與雲岡曇曜五窟造像比較 5 二 炳靈寺169窟與大同北魏邢合姜石槨壁畫比較 8 三 後秦長安佛教的歷史背景及其影響力 13 四 北魏都平城時期的佛教背景 16 五 後秦長安與太武帝毀佛前北魏佛教傳統的關系 20 六 結束語 23 |
ISSN | 04527402 (P); 04527402 (E) |
Hits | 306 |
Created date | 2021.08.18 |
Modified date | 2021.10.12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