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聖嚴研究第十四輯:聖嚴法師與禪學研究=Studies of Master Sheng Yen Vol.14: Master Sheng Yen and the Research of Chan Study |
|
|
|
Author |
聖嚴教育基金會學術研究部 (編)
|
Edition | 初版 |
Date | 2021.06.09 |
Pages | 336 |
Publisher |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Series | 聖嚴思想論叢 |
Content type | 書籍=Book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Abstract | 本文討論智旭《楞嚴經文句》中的特殊科判與解釋,即六次「徹底顯性」。六番「徹底顯性」依經文之展開而變化其釋文,各科段頗不同。既見智旭對《楞嚴經》的理解,亦見其針對「人性論史」而標佛法妙義。 第一番若總論,乃直指「圓教以三德秘藏為性」,「三德秘藏,和盤托出」,以《楞嚴經》論性為圓教、為極則。 第二番言身心是妙心所現之物,是就自身全體言。 第三番進論十方依正亦妙心所現之物而已,進而能「悟物為己」,則能轉物如同如來而「物物皆己」,則移就總括己之身心與世界呈象之整體。 第四番則直顯「大佛頂首楞嚴王三昧」,而將三性說引入以說明「菩提妙淨明體」即圓成實性。 第五番則以離相即法與不變隨緣兩組架構,比配出「『離一切相』乃由隨緣以復於不變;而『即一切法』乃由不變以達於隨緣」的義涵。 第六番,則一方遍例一切法性,一方則藉現象描述詞在性中了不可得,而回應於佛學「生死事大」的基源問題。 |
Table of contents | 蕅益智旭《楞嚴經文句》論徹底顯性——從「性」的意義演變談起 徐聖心 一、前言 二、傳統中的儒、釋性論簡釋 三、萬曆三高僧的性論 四、蕅益智旭《文句》科判與顯旨 五、結論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聖嚴法師的晚明居士佛教研究 李瑄 一、法師相關著作及研究緣起 二、晚明居士佛教研究的奠基之作 三、晚明居士佛教的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教觀綱宗》在江戶略論——從聖嚴法師《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提示的線索談起 簡凱廷 一、前言 二、關於聖嚴法師《教觀綱宗貫註》的撰作 三、《教觀綱宗貫註》對於日本註本的參考與引用 四、 擴大關照的視域:日本江戶時代《教觀綱宗》、《釋義》相關註釋 五、 江戶註本的研究價值:以德義《教觀綱宗贅言》為例 六、結語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僧俗互動視角下的江南佛教團體——以早期《方冊藏》刊刻為中心 王啟元 一、楔子:萬曆朝江南僧俗間的互動 二、 未有五臺山刻經場之前:萬曆十四至十五年(1586-1587) 三、徘徊南北:萬曆十六、十七年(1588-1589) 四、艱難來臨:萬曆十八至二十年(1590-1591) 五、結語:承其後者,在於流通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禪門修證指要 《禪門修證指要》與明清禪學 廖肇亨 一、前言 二、《禪門修證指要》中禪宗發展史觀的再省思 三、雲棲袾宏《禪關策進》 四、晦山戒顯《禪門鍛鍊說》 五、代結語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身分、歷史與修證 《禪門修證指要》淺論 張德偉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爐鞴與兵法——晦山戒顯《禪門鍛鍊說》的兩種概念譬喻探析 周玟觀 一、前言 二、禪門鍛鍊的兩種譬喻 三、機法鍛眾—─論譬喻的策略 四、不為趙括談兵矣—─論譬喻的行動 五、結論 引用書目 英文摘要 析論長蘆宗賾〈坐禪儀〉、〈戒酒肉文〉及《勸化集》兼其對居士的教化 蒲傑聖 一、前言 二、現存〈坐禪儀〉版本 三、素食與戒酒 四、長蘆宗賾生平再考 五、結論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
ISBN | 9789575989132 (平裝) |
Hits | 91 |
Created date | 2021.10.19 |
Modified date | 2021.10.19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