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佛教知恩報恩的思想=A Study on the Buddhist Idea of Gratitude |
|
|
|
Author |
釋圓持 (著)
|
Source |
中國佛學=The Chinese Buddhist Studies
|
Volume | n.01 |
Date | 2013 |
Pages | 243 - 255 |
Publisher | 中國佛學院 |
Publisher Url |
http://www.zgfxy.cn/
|
Location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Abstract | 在佛教的影響下,人們對獲得他人幫助的感激之情往往習慣表達為 “知恩報恩”或 “感恩圖報”。這種表達值得嘉許,但以佛教有關深厚的思想和理論基礎來看,還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在本人所整理出版的 《佛教倫理》 一書 《恩怨》 篇中作了較全面的歸納,有心者可直接去了解。在此依據 《佛教倫理》 一書中 《恩之界定與種類》 作一概述,從中即可知有關佛教思想的狀況。
恩與怨是支配人類各種社會關系和行為的重要精神因素,一旦糾結處置不當內則平生煩惱外則造成社會關系的混亂。盡管恩怨如影隨形縈繞著人生社會,但即使世間哲人也欠缺應有的思考與闡釋。人類社會的今天,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然而人們知恩報恩之心卻不見增長,反而因利益、情感等糾結因素表現在小到個人大到國家之間的怨恨越來越多。所以,如何正確對待恩怨,已成為促進人類社會文明和提高人類修養所必須面對的大問題。
通過對佛教有關恩怨思想的歸納不難發現,佛教對恩怨問題的認識,並非以一般 “宗教信仰” 的片面需要作為衡量標準的,而是以人類社會道德進步作為立足點。佛教既積極鼓勵人們知恩報恩,也反對人們不知恩報恩; 既向人們指明構成怨家的原因,也告訴人們消除怨家的方法。
在此主要就佛教倫理思想中,對於什麽人是對我人有恩的思想,向大家做一簡要的介紹。 |
Table of contents | 一 二種恩 244 二 四種恩 244 1.父母恩 244 2.眾生恩 246 3.國王恩 246 4.三寶恩 2472 三 五種恩 252 四 十七種恩 252 五 結語 254
|
ISBN | 9787509748084 |
Hits | 148 |
Created date | 2022.02.08 |
Modified date | 2023.05.24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