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試論《華嚴經》敘事模型及其象徵解讀的新方向
Author 釋知文
Source 2019年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論文集
Date2019
PagesG1 - G15
Publisher財團法人臺北市華嚴蓮社
Publisher Url https://www.huayen.org.tw/
Location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Content type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Language中文=Chinese
Note作者為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碩士生
Keyword善財童子; 法界; 三昧; 神足; 身體; 場所
Abstract《華嚴經》被定位為「如來覺悟境界」之經,卻是以「菩薩行」為敘事的骨幹、主體。而本研究構想在於,試圖緊密扣合作為《華嚴經》主體的「菩薩行」概念,以跨學科的方法,來解讀《華嚴經》裡所有的敘事象徵意涵。
首先,本文企圖釐定所謂《華嚴經》的「菩薩行」概念,具有「人間性」(現實)的實踐意義。因此將會涉及處理這樣的問題:將神話般超現實的《華嚴經》敘事,賦予人間性的、生活性的理解。
再者,本研究試著透過分析《華嚴經》各種敘事模型的方式,來系統性地解讀《華嚴經》各種敘事模型的象徵意涵。而本次報告則先以「法界、三昧、神足、階位」等敘事模型為主要考察。
此外,本研究會參考其他學科討論的「旅遊學」、「過渡禮儀理論」及各種對「身體」與「場所」等主題展開的話題,來對《華嚴經》做出新的解讀。
以下以〈入法界品〉(善財童子參學敘事)為主,分別就「法界、三昧、神足、階位」等四個敘事主題來做探討。
Table of contents摘要 G1
一、法界 G2
(一)華嚴宗「理」與「事」世界觀的難題 G2
(二)生活與科學喻證的難題 G2
(三)「價值」與「現實」:基於「通過儀式」的視角 G3
(四)善財童子參學敘事所具有的「通過型旅遊」特徵 G4
二、三昧 G5
(一)「三昧」切割不同的價值世界 G5
(二)「三昧」切割不同的活動經驗 G5
(三)「三昧」具「共感」的特性 G6
三、神足 G7
(一)《華嚴經》中「神足」的書寫意圖 G7
(二)大乘經典神足敘事之傳統解讀 G8
(三)神足:象徵以「身」為基礎的「體驗」 G9
(四)從「菩薩行體驗」解讀「一」、「多」相即的神足敘事 G10
四、階位 G11
(一)有關菩薩修行階位的華嚴宗理論 G11
(二)參學歷程反映的「場所」意識 G12
(三)從「場所」意識解讀善財參學過程的行布性與圓融性 G12
(四)善財參學歷程所暗示的「往還」特徵 G13
五、結論 G14
參考資料 G15
(一)藏經 G15
(二)註疏 G15
(三)專書、論文 G15
Hits247
Created date2022.08.17
Modified date2023.07.25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647663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