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六祖壇經》〈般若品〉的現代意義詮釋 —以中觀學為路徑研究 |
|
|
|
Author |
李芯薇 (著)
|
Source |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31屆)
|
Date | 2020.09 |
Pages | 450 - 463 |
Publisher | 佛光大學 |
Publisher Url |
https://website.fgu.edu.tw/zh_tw/about
|
Location | 宜蘭縣, 臺灣 [I-lan hsien,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為南華大學生死學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
Keyword | 中觀學; 《六祖壇經》; 〈般若品〉; 空性 |
Abstract | 眾生皆有佛性,而廣義的佛法佛學,含攝教、理、行、果等四法。教法與理法是理論的,行法與果法是實踐的,人存在於世間的種種矛盾煩惱,如何用佛學的觀點來提出現代詮釋;就現實生命而言,從客觀的義理到主觀的修證之間是否真能合一不二?對於現代人的身心是否具有引發與啟發作用?探究佛教經典詮釋的現代意義及可能蘊含之生命意涵,成為本文的問題意識及欲探索的課題。在禪宗六祖慧能的思想中,一切般若智慧都存在於人們的自性中。慧能在大梵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授無相戒,弟子法海記錄下來集節成《六祖壇經》。《六祖壇經》中的〈般若品〉就是在講述慧能對於佛法般若智慧的存在、作用及獲得實踐途徑的認識。筆者基於問題意識,擬欲從般若智慧及《六祖壇經》〈般若品〉的文獻爬梳,透過傅偉勳先生的創造性詮釋為方法,討論有無現代人可以安頓身心,離苦得樂的實踐之道。 本文擬從中觀學派的「空」、「因緣」、「二諦」、「假名」、「無自性」、「中道」等的哲學旨意為路徑;來進入《六祖壇經》的深層蘊義,並以〈般若品〉為主要研究章節,其他章節為輔助參證,透過義理的辨證,省思如何將《六祖壇經》的義理與智慧,藉由現代詮釋,開展人類生命的意涵,並藉由詮釋與實踐,進而對實存生命有所助益。 |
Table of contents | 壹、前言 451 貳、《中論》空的思想釋義 452 參、《六祖壇經》的現代詮釋 455 (一) 二諦中的實相般若 456 (二)緣起性空的無相心法 458 肆、《六祖壇經》〈無相偈〉的中觀實踐 459 伍、結語 461 參考文獻 462 |
Hits | 517 |
Created date | 2022.10.13 |
Modified date | 2023.09.22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