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人類幹細胞研究來源的倫理爭議-一個佛法向度的倫理探索 |
|
|
|
Author |
弘誓雙月刊編輯室
|
Source |
弘誓=弘誓雙月刊=弘誓通訊
|
Volume | n.79 |
Date | 2006.02.01 |
Pages | 8 - 25 |
Publisher | 弘誓文教基金會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hongshi.org.tw/
|
Location | 桃園縣, 臺灣 [Taoyuean hsien,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Abstract | 幹細胞具有自我增生複製的能力, 可做為醫療上之疾病控制、組織移植, 或藥物開發與測試之用。而從胚胎取得研究用的多能性幹細胞, 大都有奪取胚胎(或胎兒) 生命之嫌。天主教堅持胚胎是人, 任何以人工方式終止胚胎( 或胎兒) 生命之醫療行為, 都是不被天主教庭之所許可的。 科學界一口否定胚胎(乃至初期胎兒) 等於「人」。一般建議:胚胎研究可在卵子受精後十四天內進行,因為此時的胚胎發育, 無知覺亦無感覺,不具「人」的道德意義。 佛教可直下依「眾生平等」之理據,強調: 不管胚胎是不是「人J ' 只要它已是「生命J '利用它就有「殺生」的道德之惡o 再者, 生命的始點,確實是從精卵結合的一刻就開始的。處於胚胎狀態的眾生,因為覺知苦樂的感官尚未育成,所以只有「不苦不樂受」。但這並不表示,利用這些胚胎不會具足「殺生」要件。 遵行「不殺生戒」的佛弟子, 當然無法認同奪取胚胎生命的行為。如果佛弟子是在公領域,介入此一議題之法律面與政策面時, 面對廣大社會與各方利益, 個人自主的空間相當有限,但也不宜放棄漸進而緩慢地以慈憫不殺的理念,少分影響著法規的品質。顯然在實踐層面,佛教還是要有一套「緣起中道」的行動哲學。 |
Table of contents | 摘要 2 一、前言 2 二、人類幹細胞之種類與來源 3 (一) 幹細胞依其功能可大分為三 3 1. 全能性幹細胞( T o t i p o t e n t stem c e lls) 3 2 . 多能性幹細胞(Pl uri poten t stem ce l ls ) 3 3 . 特定功能幹細胞(M u 1t ipo te n t s tem ce lls ) 4 (二) 幹細胞的種類有三 4 l. ES細胞一一胚胎幹細胞( e m b r y o n i c stem ce l ls ) 4 2.EG細胞一一胚胎生殖細胞(e mbry o ni c germ ce l ls ) 4 3. 體細胞核轉植(somati c ce ll nuc lear transfer , SCNT ) 4 4 . 成人幹細胞(ad u lt s t em ce l ls ) 4 三、人類幹細胞的應用領域 5 四、幹細胞來源的倫理爭議 6 ( 一) 神學觀點 7 (二) 哲學觀點 8 1. 義務論( d e o n t o l o g y ) 8 2 . 效益主義( U t i li tarianism ) 8 3 . 社會達爾文主義( Soc ia l Darwini sm) 8 ( 三) 科學界的看法 8 ( 四) 產業界的觀點 9 五、佛法向度的倫理探索 10 ( 一) 胚胎生命的「始點」與促成一期生命的因緣 10 ( 二) 胚胎生命的內在價值 12 ( 三) I緣起中道」的行動哲學 13 ( 三) I緣起中道」的行動哲學 13 |
ISSN | 17292786 (P) |
DOI | 10.29665/HS.200602.0003 |
Hits | 68 |
Created date | 2022.10.13 |
Modified date | 2022.10.17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