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Author |
周延霖 (著)
|
Source |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26屆)
|
Date | 2015.09 |
Pages | 671 - 697 |
Publisher | 華梵大學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hfu.edu.tw
|
Location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為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班。 |
Keyword | 天台宗; 一心三觀; 龍樹; 智顗; 中道佛性 |
Abstract | 天台智顗的哲學理論是透過禪修的實踐,藉以發現實相的真理。就存有論來說,真理存在於方法之前;但就經驗上來說,真理必須透過方法來開顯。在智顗具有創造性詮釋和實踐性辯證意義下的「三諦」、「三觀」以及「三智」,存在著「三諦」作為「三觀」的對境,而在覺悟經驗所生產出的果「三智」之相對關係。事實上,智顗的文本中關於「三觀」或「三諦」的論述是充滿辯證性、實踐性、認識論以及動態的方法論意義的。此外,吳汝鈞在對天台宗的判釋中,將天台判教為為佛性圓覺,這種圓覺具有一種背反的性格,也就是存有論上的交纏、並存、無法分開的極端矛盾關係。在這種處於存有論的對等性之二元相待背反性格,有賴於主體透過內在的主體性─佛性,來克服與超升,達到一種絕對的、無對的最高主體性─佛性圓覺。在他的觀點裡,如此的圓覺超越了龍樹主要著作《中論》關於諸法在因緣生滅過程的靜態覺照,而是一種包含認識論的、存有論的與功夫論的動態覺 照和實踐。本文將重點放在探討智顗如何創造性的詮釋龍樹主要著作《中論》文本中的詩頌,以建構其「一心三觀」與「三諦圓融」之思想。事實上,這種創造性的詮釋不僅將龍樹文本中偏向靜態的諸法因緣生滅之存有學,賦予動態、辯證意味的認識論與實踐哲學。此外,龍樹在論證方法學上常用透過歸謬法所達成的雙重否定語言策略─「雙非」或「雙遮」,在被天台智顗借用置入其學說系統之下,成為具有辯證性、動態性、與同時性的實踐哲學、認識論、功夫論的「雙照雙遮」,並以「中道佛性」作為超越主客對立的能動性基礎達致最高主體性。 |
Table of contents | 前言 672 第一節 龍樹《中論》的核心概念與二諦觀 673 第二節天台智顗對龍樹中觀學的實踐性轉化 681 第三節 中道佛性作為一心三觀的基礎 690 結論 695 參考資料 696
|
Hits | 412 |
Created date | 2022.10.27 |
Modified date | 2023.09.27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