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佛學研究 n.19=Research of Buddhism n.19 |
|
|
|
Author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
Volume | n.19 |
Date | 2011 |
Pages | 441 |
Publisher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
Location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Content type | 連續性出版品=Serial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Table of contents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2011年度學術活動回眸 2 正確理解“佛教文化”,大力加強佛教思想建設 1 在“法顯的足跡——紀念法顯西行斯里蘭卡160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的致辭 1 在“法顯的足跡——紀念法顯西行斯里蘭卡160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的致辭 3 共潤菩提樹,盛開友誼花——在紀念法顯法師西渡斯里蘭卡160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 4 法顯大師對當今佛教的啟迪——在紀念法顯西渡斯里蘭卡160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的基調發言 6 遼金佛教學術研討會在什剎海書院舉行 10 法顯大師與改革開放精神 11 關于法顯從斯里蘭卡帶回的幾種佛經 13 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之比較分析 17 法顯在斯里蘭卡 20 高僧法顯獅子國之行對后學的影響——紀念高僧法顯法師西行至斯里蘭卡1600年 25 法顯《佛國記》所載西、北天竺諸國佛教情況考析 28 有譯乃傳,無譯則隱——法顯大師之譯經 39 《法顯傳》的印地文和尼泊爾文譯本 48 法顯大師是佛教民間外交的先驅 51 法顯大師的品格與道德思想略論 53 法顯大師與中國律學 58 《東晉求法高僧法顯和<佛國記>》述評 64 第四屆中韓佛教學術論壇在河南洛陽白馬寺召開 66 法顯與廬山慧遠——以《法顯傳》為中心 67 《華嚴學與禪學》 73 介紹斯里蘭卡的上座部佛教 74 法顯西行求法及其意義 80 《<辯中邊論>思想研究》 85 在第四屆中韓佛教學術交流論壇開幕式上的祝辭 86 在第四屆中韓佛教學術交流論壇開幕式上的祝辭 朱正山 87 社會發展與寺廟教育——經濟快速發展改變中國佛教教育現狀 88 佛陀與教育 權奇驚 98 《中國佛教禪法精神與實踐》 101 新形勢下的寺院教育 徐文明; 102 韓國天臺宗教育理念與教育現狀 105 洛陽白馬寺佛教教育的現狀和展望 110 佛教的信徒教育和社會發展 124 唐代佛教教育對現代的借鑒作用 130 《百喻經》之再研究 138 《涅槃經》的傳譯與修治 167 佛滅系年的考察——回顧與展望 181 《佛教文獻與佛教文學》 200 遼朝與佛教 201 韓國密教略考 216 阿賴耶識的二維向度及其與如來藏的同質義趣 230 凈土思想簡論 248 兩晉南北朝佛教感應思想略探 261 王安石與蘇軾的莊子觀 272 走近北宗——以北宗的概念、傳承及禪法為考察中心 277 禪宗清規中的念誦儀軌 293 略論佛眼清遠的禪學思想 302 念佛證心 心悟即佛——楚山禪師念佛禪思想研究 306 佛源妙心禪師禪法初探 326 《天臺宗與佛教史研究》 355 民國佛教新派與舊派之間的斗爭 356 圣欽和尚自述 368 印順與呂澂佛學思想徑路比較 379 試論近代居士佛教中的華嚴學 388 “整合”與“適應”——中國特色的政教關系 396 《佛教生態哲學研究》 401 舊金山灣區佛教采訪手記 402 陜北佛教石窟寺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423 應縣釋迦塔佛教文化研討會在山西應縣隆重舉行 437 “蘇東坡與佛教”高端論壇廣東惠州隆重開幕 438 禪學·社會·人生——第二屆中日臨濟禪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439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440
|
Hits | 1 |
Created date | 2023.03.09 |
Modified date | 2023.03.10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