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images/title/Title_FulltextSearch.gif) |
|
|
|
Author |
常青 (著)=Chang, Qing (au.)
|
Source |
華林國際佛學學刊=Hual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
Volume | v.5 n.1 |
Date | 2022 |
Pages | 239 - 245 |
Publisher | World Scholastic Publishers |
Publisher Url |
http://www.worldscholastic.com/
|
Location | Singapore [新加坡]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書評=Book Review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Abstract | 【正文】西南巴蜀地區(四川、重慶),在中國佛教藝術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不僅有早期東漢崖墓上的佛像、東漢三國時期墓葬中出土的銅質搖錢樹上的佛像,成都出土的南朝單體石造像,還有一大批石窟與摩崖造像,更是難能可貴。據近期的考古調查,全中國現存石窟與摩崖造像地點共6千左右,而四川、重慶就有2900多處,主要雕鑿於唐宋時期,是研究中國佛教藝術不可或缺的資料。對四川、重慶石窟與摩崖造像的研究,中國學者早已關注,在2000年以前就已成果斐然。在21世紀初,又在調查與著錄方面成績卓著,發表了一大批調查報告與專著。
然而,在西文語境中,對於川渝石窟以及佛教藝術的研究還談不上全面,只有少許研究成果。2004年,Dorothy C. Wong在其佛教造像碑的專著中研究了四川出土的南朝造像碑。同年,Nicoletta Celli發文論述了成都萬佛寺遺址出土的一件南朝石造像。一些美歐學者針對某一個地點作了研究與介紹。例如,1995年,Henrik H. Sørensen發文研究了四川安岳茗山寺的摩崖造像。1989、1998年,Angela F. Howard和Henrik H. Sørensen分別研究了四川蒲江飛仙閣的摩崖造像。2001、2003年,Angela Falco Howard和Thomas Suchan分別概觀研究了大足寶頂山和北山石窟。2007年,Tom Suchan對大足石門山造像作了研究。2010年,Zhou Zhao研究了川渝地區的三教合流石窟。2012年,Kim Hunter Gordon對重慶合川宋代禪宗石窟造像作了研究。2016年,Karil J. Kucera對大足寶頂山石刻從佛教的禮儀與圖像角度作了研究。2021年,Xiao Yang綜合研究了川北的唐代石窟。關於川渝石窟的個案研究,有1991、2016年Henrik H.Sørensen對大足寶頂大佛灣南宋動物圖像的研究,2004年Stephen F. Teiser對四川輪回圖像的研究。 |
ISSN | 27050742 (P) |
View book details | Temples in the Cliffside: Buddhist Art in Sichuan. Lee, Sonya S. (著). Seattle, WA, US [西雅圖, 華盛頓州, 美國]: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21. 282. 9780295749303; 0295749318. |
Hits | 32 |
Created date | 2023.04.21 |
Modified date | 2024.06.19 |
![](en/images/logo/bg-btn-edit.png)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