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hor |
小川隆 (著)=Ogawa, Takashi (au.)
|
Source |
華林國際佛學學刊=Hual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
Volume | v.5 n.2 |
Date | 2022 |
Pages | 138 - 171 |
Publisher | World Scholastic Publishers |
Publisher Url |
http://www.worldscholastic.com/
|
Location | Singapore [新加坡]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Keyword | 唐宋禪; 日本禅; 鈴木大拙; 公案; 北宗禪 |
Abstract | 在每個人都具有作為佛的本性(佛性、本心)這一共同前提下,如何將作為佛的“本來的自己”與活生生的、肉身的“現實的自己”聯繫起來,由於思考方式的不同,唐宋禪宗史上出現了四種不同的思想類型。第一種是通過坐禪修行,力圖克服“現實的自己”,恢復“本來的自己”的所謂“北宗”禪。第二種是將兩者完全視為一體的馬祖系的禪。 第三種是在批判馬祖系的禪的同時,將兩者把握為二即一、一即二的這樣的不即不離的關係的石頭系的禪。第四種是在回歸第一種思想類型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公案”這一新手段的大慧的看話禪。它們各自對日本禪宗產生了強烈影響,盤珪繼承了第2種類型,中世的曹洞宗繼承了第3種類型,白隱繼承了第4種類型,而道元為了同時超越第2種類型和第4 種類型,產生了“本證妙修”的獨特思考。 |
Table of contents | 一、前言 139 二、初期禪 142 三、唐代的禪(1) ——馬祖系的禪 145 四、唐代禪(2) ——石頭系的禪 157 五、宋代禪——大慧的看話禪 162 六、本證妙修——道元之禪 168 |
ISSN | 27050742 (P) |
Hits | 16 |
Created date | 2023.04.21 |
Modified date | 2024.06.20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