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uthor |
史經鵬 (著)
|
Source |
中國佛學=The Chinese Buddhist Studies
|
Volume | n.02 |
Date | 2015 |
Pages | 141 - 172 |
Publisher | 中國佛學院 |
Publisher Url |
http://www.zgfxy.cn/
|
Location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Keyword | 廬山慧遠; 法身觀; 法身生成論; 真法身; 變化身; 般若學 |
Abstract | 本文主要從兩個方面考察廬山慧遠的法身觀。其一,慧遠的法身生成論。這主要是關于菩薩的法性生身如何產生的問題而提出。慧遠推測七住菩薩的法身是由"煩惱殘氣+形(三界外形)→妙行法性生身"構造而成。在其相關論述中,也充分體現了慧遠初期的大小乘思想。其二,慧遠法身思想的演變。隨著和鳩摩羅什的交流,慧遠的大小乘觀產生變化,其法身觀亦因之不斷演變,如他對真法身,變化身,法身與色身、相好等關系的理解都逐漸明朗起來,這是他接受鳩摩羅什般若學的影響所致。在具體演變過程中,由其對變化身的重視,可以看出慧遠作為宗教領袖且領導修持念佛三昧的立場所在。總而言之,慧遠的法身觀不僅是他自己的佛學思考,還體現了晉宋之際中國佛教界的問題意識和時代特點,引領了中國佛教史上般若學到涅槃學的歷史轉向。 |
Table of contents | 一、慧遠「法身生成論」的界定 142 二、《大乘大義章》中慧遠的法身觀 146 三、廬山僧團與僧肇的交流 163 四、《大乘大義章》之後慧遠的法身觀 166 五、小結 171 |
Hits | 126 |
Created date | 2023.06.15 |
Modified date | 2023.06.15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