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清代治臺初期的佛教(1685-1717)——以《蓉洲詩文稿選集‧東寧政事集》為中心 |
|
|
|
Author |
闞正宗 (著)
|
Source |
第二屆「近世東亞佛教的文獻和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Volume | v.1 n.1 |
Date | 2018.06 |
Publisher |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 |
Location | 宜蘭, 臺灣 [I-lan,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佛光大學教系教授 |
Keyword | 季麒光; 諸羅縣; 沈光文; 度牒 |
Abstract | 1662 年,鄭成功(1624-1662)驅逐荷蘭人後,大量漢人移民進入 臺灣,歷經 22 年鄭氏三代的統治,康熙 22 年(1683)7 月,施琅 (1621-1696)於澎湖大敗劉國軒(1629-1693)所領導的鄭軍,「一戰而 澎湖克復」,臺灣新附版圖。 康熙 23(1684)年,福建臺灣僧道換給新度牒,此一目的是在汰換 明鄭時期所頒發的度牒,方便重新認定僧人身分。 1684 年,首任諸羅縣令季麒光由福建清縣移諸羅縣,麒光因感於 「臺灣草昧初幷,無文獻之徵,郡守暨陽蔣君經始其事,鳳山楊令芳聲、 諸羅季令麒光廣為搜討。」1685 年,《臺灣府志》未成,季麒光以丁憂 去職。季麒光所著的《臺灣郡志稿》六卷、《山川考略》一卷、《海外集》 一卷、《蓉洲文稿》一卷均已佚失。2006 年,上海圖書館康熙三十三年 藏本《蓉洲文稿》(附東寧政事集)的發現並重新點校出版,為清代治 臺初期佛教提供信史資料。 在時間上,本文以蔣毓英(生卒年不詳)編修《臺灣府志》(1685) 為始,下至《諸羅縣志》脫稿止(1717),地理空間上則以清治臺行政 區域的一府三縣(臺灣府、臺灣縣、鳳山縣、諸羅縣)為範圍,探討清 代至臺初期(1685-1717)三十餘年間的佛教人物及情況。 |
Hits | 6 |
Created date | 2023.06.26 |
Modified date | 2023.06.26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