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當代臺灣佛教知識群英的典範新視野(第一卷):從大陸到臺灣到東亞的精粹論集=A new vision of the paradigm of contemporary Taiwanese Buddhist intellectuals : An Essence of Essays from Mainland China to Taiwan to East Asia
Author 江燦騰 (主編) ; 林朝成 (主編)
Edition初版
Date2023.04.06
Pages568
Publisher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Publisher Url http://www.eculture.com.tw/
Location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Content type書籍=Book
Language中文=Chinese
Note江燦騰,桃園大溪人,1946年生,為臺大歷史研究所博士、臺北城市科技大學創校首位榮譽教授。
林朝成,宜蘭冬山人,1957年生,臺灣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擔任中國佛學專題、中國思想史專題、中國美學專題、群書治要專題、佛學概論、環境倫理學、生死學以及農業與社會等課程。
Keyword現代台灣佛學; 佛學; 佛教
Abstract本書預定的宏大編輯目標,就是企圖精選國內現有各類精華佛學主題論文,藉以建構出第一流的高峰詮釋體系,以及真能具有承先啟後學術性質的,一部「當代臺灣佛教知識群英的典範新視野:從大陸到臺灣到東亞的精粹論集」。
因而,多年來,我們兩位編者為了達成原先預定的宏大編輯目標,除不斷激勵我們本身持續進行各種主題的相關論述之外,也曾多方挑選當代學界第一流專業佛教學者(按論文出現順序為:廖肇亨、張崑將、江燦騰、劉淑芬、陳玉女、林朝成、林鎮國、劉宇光),其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最新精華論文多篇,來據以建構出像本書現在這樣的巨幅磅礴體系。
而其最後所呈現的,全書嶄新多元的豐饒主題內容,共有四個專輯,分別是:第一輯:當代臺灣出發的東亞佛教思想新詮,第二輯:追蹤傳統佛教醫病學及其社會生活實踐風尚,第三輯:當代臺灣學界回應國際佛教哲學熱議的精粹集,第四輯:相關佛學研究的新詮釋史及其書評新檢討。
因此本書現有全部內容,就宛如珍貴心智精華已被煌煌薈萃,且光芒四射璨耀,足可據以表彰當代佛教知識群英各類主題論述的超高水平。此即本書的編纂之緣起。
Table of contents致謝辭
本書編者與作者簡介
導 論
第一輯:當代臺灣出發的東亞佛教思想新詮
第一章 從「清涼聖境」到「金陵懷古」── 從尚詩風習側探晚明清初華嚴學南方系之精神圖景/廖肇亨
一、前言
二、「尋常尺寸腐鼠」之爭:雪浪洪恩、蘊璞如愚與晚明叢林尚詩風習的再省思
三、從「青山敝廬」到「人家隙地」:雪浪洪恩詩作中地景象徵論析
四、「遍禮名山適性情」:晚明叢林行腳參方之風的再省思
五、「江南春色碧如許」:晚明華嚴學南方系臺山書寫義蘊探析
六、「觀心難遣世興亡」:華嚴宗匠蒼雪讀徹看天崩地解
七、代結語

第二章 博奧渺深 奧義迴環──荒木見悟教授學問世界管窺/廖肇亨

第三章 荒木見悟明代佛教研究再省思/廖肇亨
一、前言:問題之所在
二、華嚴法界觀與看話禪:荒木見悟佛教研究方法論
三、從憨山德清到覺浪道盛:荒木見悟明代佛教研究
四、忠義菩提:天崩地解的佛教
五、結語:反思與超越

第四章 電光影裡斬春風──武士道與禪學/張崑將
一、前言
二、佛教或禪學之於日本武士的魅力
三、劍術家與禪學:以宮本武藏與柳生宗矩為中心
四、禪、武之「悟」與「戒律」之比較
五、結論:日本禪學與國家主義之間

第五章 江戶中期富永仲基《出定後語》引起的思想論諍及其影響/張崑將
一、前言
二、《出定後語》的「大乘非佛說」之論據重點及其方法論問題
三、「大乘非佛說」引起的論諍波瀾
四、結論

第六章 近代臺灣佛教藝術與東亞視野的交涉現象──重估黃土水的本土化佛教藝術創作問題/江燦騰
一、序說
二、黃土水早年的生活和傳統臺灣佛雕的關聯性
三、黃土水被保送「東京美術學校」所涉及的周邊問題
四、黃土水在「東京美術學校」的深造與在「高砂寮」的孤立所反映的文化理念衝突問題
五、返歸本土風格的黃土水與「釋迦出山像」的新佛雕創作
六、黃土水創作「釋迦出山像」的「本土化風格」界定及其所代表的佛教史意義

第二輯:追蹤傳統佛教醫病學及其社會生活實踐風尚
第七章 戒律與養生之間──唐宋寺院中的丸藥、乳藥和藥酒/劉淑芬
一、前言
二、佛教戒律中的藥與酒
三、寺院中的丸藥、乳藥和石藥
四、寺院中的藥酒
五、寺院養生藥物的背景:唐宋世俗社會中的養生風氣
六、結語

第八章 明代寺產的經營與寺僧坐食形象的扭轉/陳玉女
一、勸募濟世對坐食蠹蟲寺僧形象的扭轉
二、佛門募化中的社會價值營造與世俗的回應
三、佛門的募化省思及其施主的對待
四、結語

第九章 明代佛門醫藥的社會服務與教化/陳玉女
一、佛寺的醫藥資源與行醫濟世形象
二、寺僧的醫療經驗與社會的依賴
三、轉化病苦的佛教醫療特色及其教化意涵
四、結語

第十章 明代佛教醫學與僧尼疾病/陳玉女
一、前言
二、聖山名剎病癒靈驗的佛教醫療特色
三、佛剎立藥室、植藥草及週邊所產藥材
四、寺院與僧醫醫療經驗
五、僧傳所見明代僧尼疾病的面對與治療
六、醫書所見僧尼常患之疾
七、結語

第十一章 佛教護生、放生與功德的傳統思維及其面向當代社會的相關考察/林朝成
一、前言
二、護生觀的根源
三、不殺生、食淨肉與不食肉
四、不殺生的業報功德與世俗勸化
五、放生戒律、儀式習俗及其流弊
六、放生的問題化和對話:面對當代社會的放生行動
七、結語

第十二章 二十世紀臺灣現代尼眾教育的發展與兩性平權意識覺醒的歷史觀察──從傳統齋姑到現代比丘尼的轉型與開展/江燦騰
一、前言
二、日治時期(1895-1945)尼眾教育的肇始與變革
三、戰後臺灣尼眾教育的轉型與發展(1945-1987)
四、解嚴以來臺灣佛教的兩性平權運動(1987-2001)與尼眾曾受社會教育影響的關涉問題
五、結論
ISBN9789577113023 (平裝)
Hits232
Created date2023.07.06
Modified date2023.07.06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674958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