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嘉祥吉藏及其詮經設立
Author 簡凱廷 (著)
Edition初版
Date2009.09
Pages288
Publisher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Publisher Url https://www.huamulan.tw/
Location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Series法藏知津 ‧初編
Subserials中國佛教研究集成
Series No.8
Content type書籍=Book
Language中文=Chinese
Note簡凱廷,民國 70 年生,台灣省台北縣人。政治大學企管系肄業,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並以林麗真教授所指導之《著為累根:嘉祥吉藏經解體系的理論預設及其詮經方法》論文取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目前為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生。研究興趣為魏晉玄學、魏晉――隋唐佛教思想,以及佛道交涉,及經典詮釋相關議題。
Keyword(隋)釋吉藏; 學術思想; 三論宗; 佛教教裡
Abstract本研究旨在探討嘉祥吉藏作為一名義解僧,如何詮解各佛教經論中的教說,藉以統攝思想、立場或異的經典於同一體系之中。首先,藉由討論吉藏在傳統佛教史傳中的形象以及與三論宗的關係等問題,以確立本文研究對象吉藏思想的代表性及其侷限。其次,透過史傳文獻及其著 作內容等記載,考察吉藏作為一名義解僧侶所面對的歷史課題。而本研究的主體部分則在於檢視吉藏基本經解立場,以及由探究此一立場背後可能涵藏的意義切進,嘗試將吉藏經解體系中的理論預設,以及「四假說」、「因緣對自性」、「因病設藥,病除藥消」、「否定的使用意義」等 詮經方法進一步予以顯題化。最後,在本文的研究基礎上,就玄佛交涉、修行觀、判教論三個議題,嘗試針對吉藏思想與老莊學說的關係、吉藏何以「愛狎風流,不拘檢約」?以及他為何宣稱《法華經》已宣說「佛性」教說?等問題,提出看法。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於希望進一步釐清吉藏經解思想之核心面貌,並就此,對於當代各家吉藏思想詮釋所涵藏的潛在爭執,有所回應。
Table of contents自序
緒論 1
第一章 嘉祥吉藏與三論宗 21
第一節 吉藏在中國傳統文獻中的形象 22
一、《續高僧傳》中的吉藏 22
二、中國其他佛教著作中的吉藏 36
第二節 吉藏與三論宗 41
一、「宗」字內涵及其外延的爭議 41
二、「三論宗」的定義:以三種可能指涉為主的討論 44
三、吉藏集「三論宗」大成的意義 52

第二章 吉藏的歷史課題 55
第一節 由「法滅」的危機意識談起 55
一、正法、像法、末法三時說的成立 56
二、吉藏對於三時說的回應 61
第二節 義解僧吉藏所面臨的歷史課題 62
一、吉藏釋經舉措的兩個面向 63
二、吉藏所處環境的學術景況 67
第三節 吉藏著作中的主要批評對象與論辯主題 76
一、吉藏著作中的主要批評對象 76
二、吉藏著作中主要的論辯主題──二諦與判教 85

第三章 吉藏經解的基本立場及學說的根本預設 95
第一節「無所得」與「有所得」:吉藏解經舉措的基本立場 95
一、「無所得」與「有所得」判分下的指涉對象 97
二、吉藏討論問題的基本模式 108
第二節 著為累根:吉藏論說之根本預設 113
一、由有、無二見談起 115
二、「定」:「著」的另一種表示方式 123
三、何以不可「著」? 127
四、「著」是吉藏學說中的根本預設 128

第四章 根本預設下的詮經方法(一)──四假 說、因緣對自性 133
第一節「有所得」與「無所得」:語言使用及認知態度的區分 133
第二節 論「因緣」、「隨緣」、「對緣」、「就緣」四 假 136
一、因緣假 138
二、隨緣假 139
三、對緣假 141
四、就緣假 143
第三節 「自性」及對「自性」的「因緣」 144
一、「自性」的使用意義 145
二、對「自性」的「因緣」︰何謂「相待假」 152
三、「因緣」如何對「自性」:「相待假」提出 的目的及意義 155

第五章 根本預設下的詮經方法(二)──因病設 藥,病息藥廢、否定的使用意義 163
第一節 因病設藥,病息藥廢 164
一、「因病設藥,病息藥廢」的意義 164
二、關於「因病設藥,病息藥廢」的運用 169
第二節「否定」在吉藏學說中的使用意義 184
一、吉藏著作中關於「否定」的使用 185
二、「無所得人」使用的「否定詞」具有「肯定」的義涵? 193
第三節 語詞與語詞否定間的關係:顯道、強名與異名 195
一、問題的提出 195
二、「顯道」顯何「道」:離於言說的「形上實在」? 199
三、如何看待「強為立名」以及強為立名的目的 207
四、異名同體? 212

第六章 相關議題新詮──玄佛交涉、修行觀與判教論 217
第一節 吉藏學說與道家思想的關係:以批判佛教學者觀點為主的反思 217 一、何謂批判佛教思潮 218
二、吉藏是偽佛教徒:伊藤隆壽等學者的詮釋觀點 222
三、吉藏是偽佛教徒?本文研究立場的反思 228
第二節 吉藏修行觀上的諸問題 249
一、吉藏「愛狎風流,不拘檢約」的可能詮釋 250
二、吉藏著作中的論辯即禪觀內容的另類展現 254
第三節 判教與經宗的關係:何以吉藏主張《法華》已明佛性 258
結論 267
參考文獻 273
後記 283
ISBN9789862540794 (精裝)
Hits88
Created date2023.07.06
Modified date2023.07.07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674971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