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唐道宣所撰兩部圖經中寺院建築及其可能形象研究
Author 楊澍 (著)
Edition初版
Date2019.03
Pages286
Publisher花木蘭文化
Publisher Url https://www.huamulan.tw/
Location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Series古代歷史文化研究輯刊‧二一編
Series No.37
Content type書籍=Book
Language中文=Chinese
Note楊澍,女,1986 年 5 月出生於河南省鄭州市。先後於同濟大學和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獲得建築學學士、碩士學位。2012 年 9 月進入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師從王貴祥教授,2017 年 7 月獲工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建築法式制度、漢地佛教寺院與建築、鄉土建築保護、中西方建築交流,同時從事西方建築理論經典著作翻譯工作。
Keyword廟宇建築; 唐代
Abstract《中天竺舍衛國祇洹寺圖經》和《關中創立戒壇圖經》是初唐僧人道宣以古印度舍衛城祇洹寺及寺中戒壇為主體創作的兩部作品。本書以《祇洹寺圖經》和《戒壇圖經》為研究對象,在其基礎上結合其他相關材料,對圖經的寫作背景、創作目的、流傳情况以及其中所蘊含的規劃思想等進行了全面分析。同時根據已知的唐代建築信息,對這兩部作品中用文字構建出的龐大寺院進行可能形象的推測,以進一步深化對隋、唐漢地佛教寺院的殿閣配置、空間格局與發展演變的認知。
全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兩本圖經的基礎研究。在這一部分,本書首先回顧了道宣的生平與著作,對其駐錫地和作品中出現的寺院建築進行梳理,爬梳經文與傳記裏有關祇園的描寫,並考察真實世界中祇洹寺的考古發掘情況和「祇園」一詞在中國的流傳。接下來,本書從宗教環境和寺院建設兩方面對道宣所處時代進行分析,並結合道宣在經文中的自述對其寫作兩本圖經的真實目的做出闡釋,明確道宣的寫作目的在於通過對佛教建築空間、式樣及尺度的規定,使寺院建設有法可依,使其建築中的一磚一石都能彰顯佛法的精要。與此同時,本書亦從文獻角度整理兩本圖經的資料來源,對圖經成書之後的流傳情況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考證。
第二部分是兩本圖經中建築及其可能形象研究。本書首先對《祇洹寺圖經》、《戒壇圖經》和《戒壇圖經》所附「祇洹寺圖」三份材料中寺院的基本格局和其中「中佛院」內各建築的形式與功能進行概述,並對比其與現存或史料中可考寺院建築的異同,確認了兩本圖經中的寺院乃基於現實寺院模式寫作而成,是道宣對南北朝以來漢地佛教寺院布局發展的一個總結。接著對唐代佛教寺院中的別院進行考察,根據功能和形式的不同將圖經中的別院進行分類,並探討了《祇洹寺圖經》裏幾個特殊的別院功能配置。同時本書詳細解析了兩本圖經中所描繪的戒壇並討論了圖經中體現出的寺院規劃思想及其對後世的影響。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本書從圖經中寺院的基址規模入手,將其置入唐長安城的尺度中進行比較,發現它的比例與規模同道宣曾經駐錫過的西明寺所在之延康坊及周圍七坊所圍合成的八坊之地非常接近。隨後統計出祇洹寺院落的數量與佔地面積,並將祇洹寺道路進行分級,繪製出《祇洹寺圖經》和《戒壇圖經》中寺院的總平面圖。最後對圖經中主要建築物進行了單體建築的可能形象研究。
Table of contents第 1 章 緒論 1
1.1 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1
1.1.1 子課題 1
1.1.2 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1
1.2 國內外研究狀況和進展 4
1.2.1 歷史學領域對道宣的研究 4
1.2.2 歷史學領域對兩本圖經的研究 5
1.2.3 建築學領域對兩本圖經的研究 8
1.2.4 南北朝至隋唐漢地佛教寺院相關研究 15
1.3 研究方法 17
1.3.1 文獻資料法 17
1.3.2 文獻考據法 18
1.3.3 歷史比較法 18
1.3.4 綜合分析法 19
1.4 全書結構 20
第 2 章 兩部圖經的作者與創作原型 23
2.1 圖經的作者:道宣 23
2.1.1 道宣生平及著作 23
2.1.2 道宣之駐錫地 25
2.1.3 道宣著作中的寺院及建築 41
2.2 圖經的創作原型:祇園 52
2.2.1 經文中的祇園 52
2.2.2 傳記中的祇園 56
2.2.3 祇園的考古發掘 60
2.2.4 祇園在中國 64
2.3 本章小結 66
第 3 章 兩部圖經的背景與流佈 69
3.1 圖經的寫作背景與寫作目的 69
3.1.1 道宣所處時代的宗教環境 69
3.1.2 道宣所處時代的寺院建設 72
3.1.3 圖經的寫作目的 73
3.2 圖經寫作的可能來源及其日後之流佈 77
3.2.1 兩部圖經寫作的可能來源 77
3.2.2 《祇洹寺圖經》之傳播與流佈 82
3.2.3 《戒壇圖經》之傳播與流佈 86
3.3 本章小結 90
第 4 章 兩部圖經的建築研究 93
4.1 圖經中寺院的基本格局 93
4.1.1 《祇洹寺圖經》中寺院基本格局概述 93
4.1.2 《戒壇圖經》中寺院基本格局概述 98
4.1.3 「祇洹寺圖」中寺院基本格局概述 102
4.1.4 東晉至初唐佛教寺院布局概述及其與兩本圖經中寺院基本格局的比較 108
4.2 兩部圖經中「中佛院」建築布局比較 143
4.2.1 兩部圖經中「中佛院」各建築之形式與功能 144
4.2.2 兩部圖經中的「中佛院」與現存或可考寺院之中心院落的比較 148
4.3 兩部圖經中的別院設置 154
4.3.1 唐代佛教寺院中的別院 154
4.3.2 《祇洹寺圖經》中別院的功能類別 158
4.3.3 《祇洹寺圖經》中別院的形式類別 165
4.3.4 《祇洹寺圖經》中幾個特殊的別院功能配置 170
4.4 兩部圖經之戒壇研究 175
4.4.1 唐代漢地佛教戒壇概覽 175
4.4.2 兩部圖經中的戒壇 181
4.5 圖經中的規劃思想 184
4.6 兩部圖經對後世的影響 187
4.7 本章小結 191
第 5 章 兩部圖經中寺院建築可能形象探討 193
5.1 《祇洹寺圖經》中寺院總平面復原 193
5.1.1 《祇洹寺圖經》中寺院的基址規模 193
5.1.2 祇洹寺基址規模與長安城之比較 196
5.1.3 祇洹寺中院落的數量與佔地面積 202
5.1.4 祇洹寺中的道路 213
5.1.5 《祇洹寺圖經》中寺院總平面的復原 216
5.2 《戒壇圖經》寺院建築總平面復原 226
5.3 《祇洹寺圖經》中單體建築可能形象研究 233
5.3.1 《祇洹寺圖經》門樓可能形象研究 235
5.3.2 《祇洹寺圖經》七重塔可能形象研究 241
5.3.3 《祇洹寺圖經》大佛殿及第二大複殿可能形象研究 243
5.3.4 《祇洹寺圖經》三重高閣可能形象研究 257
5.3.5 《祇洹寺圖經》別院中主體殿堂及院門可能形象研究 261
5.4 本章小結 264
第 6 章 結論 267
參考文獻 269
ISBN9789864857555 (精裝)
Hits102
Created date2023.07.20
Modified date2023.07.20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676749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