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Author |
堪千創古仁波切 (著)
;
Holmes, Ken (譯)
;
Holmes, Katia (譯)
;
帕滇卓瑪 (譯)
|
Edition | 初版 |
Date | 2019.07.01 |
Pages | 120 |
Publisher | 創古文化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thrangudharmakara.org/
|
Content type | 書籍=Book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Abstract | 當代藏傳佛教大師創古仁波切,對尋求幸福生活開出的四大解方 給眾生紛亂心靈的一帖心安良藥
為什麼你覺得生命無法改變? 為什麼你覺得生而為人卻不幸福? 那是因為從來沒有人教導你真正有效的改變之道。
佛陀說,達到真正及持久的快樂方法,並不是汲汲營營的往外追求, 而是要如理如法的依循正道,並藉由禪修不斷的審視自心。
如何學習觀修轉化自己的心呢? 前行是修持的基礎,佛法是痛苦的解藥
創古仁波切以生活中實際的範例為引,簡明易懂的教導轉心向法的四種關鍵思惟——珍貴人身、生死無常、因果業報、輪迴過患。
⊙第一種思惟:珍貴人身 擁有暇滿人身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因為依靠這個人身,我們可以利益自己,也能成就廣大的利他事業。
⊙第二種思惟:生死無常 無常是痛苦的預防針,莫忘無常之義,才會懂得珍惜每一個時刻。
⊙第三種思惟:因果業報 業力是組成「因果關係」的元素,會主導現在及未來的生命,選擇取(一切善)捨(一切惡)是一切善行的開始。
⊙第四種思惟:輪迴過患 輪迴六道本具各種痛苦,僅記輪迴之無常,看清現實,才能超越痛苦。
「轉心四思惟」,不僅是開啟快樂的源頭,也是佛教三乘共修的四種基礎法門,精進修持其精義和法教,能使我們的心,徹底並持之以恆的改變,真正離開煩惱與痛苦,超脫生死,一生幸運,愈來愈幸福。 |
Table of contents | 再版序/一生的幸運◎創古仁波切 前言/修持佛法的四種共同基礎◎克拉克.強森博士
⊙第一種思惟|你很幸運能得到暇滿人生 珍貴人身 .轉心向法 .認識六道輪迴 .修持佛法的八種逆緣—八無暇 .修持佛法的八種逆境 .修持佛法的八種心的障礙 .修持佛法的十種圓滿 .人身是宿世的善業
⊙第二種思惟|莫忘無常之義 死亡無常 .無常是痛苦的預防針 .觀修無常的五種方法 .每一刻,都是珍貴的時刻
⊙第三種思惟|取(一切善)、捨(一切惡) 因果業報 .業,是生命的選擇 .身的三種不善 .語的四種不善 .的三種不善 .動機,是一切善行的開始
⊙第四種思惟|(僅記輪迴)之過患 輪迴過患 .因瞋恨而落入地獄的痛苦 .因貪吝而落入餓鬼的痛苦 .因愚癡而落入畜生的痛苦 .因傲慢而落入天人的痛苦 .因嫉妒而落入阿修羅的痛苦 .人道中生老病死的痛苦
結語/看清現實,才能超越痛苦 .前行是修持的基礎 .佛法是痛苦的解藥
附錄/辭彙表 |
ISBN | 9789869785303 (平裝) |
Hits | 7 |
Created date | 2023.08.08 |
Modified date | 2023.08.08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