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輪迴可有道理?:五十三篇菩提比丘的佛法教導=Dhamma Reflections: Collected Essays of Bhikkhu Bodhi |
|
|
|
Author |
菩提比丘 (著)=Bhikkhu Bodhi (au.)
;
雷叔雲 (譯)
|
Date | 2022.07.14 |
Pages | 392 |
Publisher | 橡樹林文化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cite.com.tw/publisher/about/15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Series | 善知識系列 |
Series No. | JB0153 |
Content type | 書籍=Book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Keyword | 佛教=Buddhism; 文集 |
Abstract | 本書共收錄作者菩提比丘的五十三篇文章及一篇個人傳記,這些文章顯示了他不僅能簡要地闡明如何將佛法融入日常生活,又能解說繁複的教義,卻絲毫不失佛法與今日世界的相關性。
菩提比丘曾說,從佛教視角來觀察今日世界蒙受的傷害,會發現這些衝突、不公義和壓迫,全都是思惟被貪瞋癡馭使的結果。只要心受控於貪瞋癡三不善根,這些煩惱不僅成為我們心念的源頭,更影響我們對待他人的行為和傾向。
因此,我們需要透過修行以證得涅槃,達到從苦中解脫。修行的雙重過程其一是自我轉化,剷除不善心所,以利己利人的善心所取代;其二是自我超越,認知到現象並非實有,而棄捨原本誤認為有「我」和「我所」的自我中心觀念。只要這雙重過程臻於圓滿,苦惱便會止息,因為智慧一旦覺醒,便能驅散無明的黑暗。
菩提比丘遵照自己的修行道路,鼓勵我們要從理解和修行佛陀教法中的訊息,來培育內心的智慧,同時,我們應對一切眾生懷有慈悲,關切他人和世界的福祉。菩提比丘體現了佛教智慧和慈悲的普世理想,真可謂當代嶄亮的身教。 |
Table of contents | 衷心的慶賀 前言 【譯序】佛法的時代之聲 菩提比丘傳記
1.解脫味 2.栽培善根 3.由心所造 4.修福和修行 5.「知」之道 6.雙面佛法 7.高瞻遠矚和腳踏實地 8.自淨其意 9.為研讀教義說幾句話 10.佛法若不談輪迴 11.自我評估 12.平衡之道 13.《卡拉瑪經》一瞥 14.良心宣言 15.承先啟後 16.醫治絕望的妙藥 17.衝突,問題在哪? 18.意義的追尋 19.尋找安全感 20.自我轉化 21.放下刑杖 22.「聖」諦 23.皈依佛 24.五根 25.世間的守護者 26.寬容性和多元性 27.從見到正見 28.《法句經》活生生的訊息 29.親近智者 30.佛法與不二論 31.邁向理解的門檻 32.平穩行走於不平之處 33.遇見天神信使 34.佛法和全球化 35.佛教教育的旨趣 36.善梵的問題 37.活得有尊嚴 38.生活方式和修行 39.比活一百年好 40.通向「知」的兩條道路 41.諸行無常 42.領航千禧年 43.兩種觀禪 44.輪迴可有道理? 45.什麼是正覺? 46.善友之誼 47.起步之處 48.佛教的新世紀社會倫理觀 49.佛教對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看法 50.佛教的面目正在改變 51.十字路口的僧團 52.在歐洲弘法 53.善、美、真 |
ISBN | 9786269613847 (膠裝) |
Hits | 23 |
Created date | 2023.10.13 |
Modified date | 2023.10.17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