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Author |
洪朝吉 (著)
|
Edition | 初版 |
Date | 2017.01.12 |
Pages | 216 |
Publisher | 橡樹林文化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cite.com.tw/publisher/about/15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Series | 圖解佛教 |
Series No. | JL0002X |
Content type | 書籍=Book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Keyword | 佛教教理 |
Abstract | ◆現代神經科學的觀察與千餘年前的佛學唯識理論,為什麼會互相符合? ◆你還認為佛教只是宗教的一種嗎?
「暢銷增訂版」增列數個科學觀察實例,建立腦部功能與前六識的關聯性,說明腦部是連繫無形心識與有形物質的橋梁。 並新增圖文,深入淺出的介紹東方最偉大的哲學與心理學——唯識學,使你一次輕鬆讀懂《百法明門論》、《八識規矩頌》、《大乘廣五蘊論》。認清宇宙萬有不是「唯心」、不是「唯物」,只是「唯識」所現。
內容包含有唐朝玄奘大師所著的《成唯識論》所述及的: 1.心理學:探討人類及眾生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及行為。 2.宇宙論:研究宇宙的本體是什麼,以及宇宙萬有的起源。 3.轉識成智:說明轉眾生八識成為佛五智的方法與步驟。
因為《識論》字字珠璣、深奧難解,現代人若想閱讀,會困難重重;在清朝末年曾有一位狀元,初讀《識論》及其註解後,就說他好像月下看花懵懵懂懂、如墮五里霧中!歷來想要學習唯識學,大多須花上幾年的時間,因此本書編著的目的,是為了讓讀者很快的深入唯識學。
如果你對東方哲學、心理學有興趣、想要了解唯識學,或者你是學佛的行者,閱讀本書必能減少摸索的時間與修學的障礙;此外,本書更可做為一本有趣又實用的圖解佛學工具書。
在認識了精深、條理分明的唯識學後,就會認清真實的自我、佛學的偉大、佛學與東西方哲學的差異,也可以明白佛教各種宗派修行方法的理論根據。 |
Table of contents | 作者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宇宙萬有的顯現 第二節 識的生起與活動 第三節 識的功能 第四節 心的結構與功能
第二章 身體、世界與前五識 第一節 身體與世界 第二節 境、根與識 第三節 前五識的生起 第四節 前五識的功能
第三章 第六識 第一節 第六識的生起 第二節 五俱意識與獨頭意識 第三節 第六識的功能
第四章 第七識 第一節 第七識的生起 第二節 第七識的功能
第五章 第八識 第一節 第八識 第二節 第八識的功能 第三節 在第八識的種子
第六章 唯識的人生觀與宇宙觀 第一節 法與法執 第二節 唯識的人生觀 第三節 唯識的宇宙觀 第四節 神通的故事
第七章 轉識成智 第一節 學佛的快樂 第二節 轉識成智
【附錄一】善、煩惱與不定心所 第一節 善心所 第二節 煩惱心所 第三節 不定心所
【附錄二】淨色根與神經系統 第一節 淨色根 第二節 神經科學
【附錄三】唯識法相 第一節 四禪八定 第二節 五位百法 總迴向 |
ISBN | 9789865613365 (平裝) |
Hits | 15 |
Created date | 2023.10.17 |
Modified date | 2023.10.17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