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安貝卡博士與印度佛教復興運動=Ambedkar and Buddhism |
|
|
|
Author |
僧護 (著)=Sangharakshita (au.)
;
劉宜霖 (譯)=Low, Sang-thoi (tr.)
|
Date | 2021.03.21 |
Pages | 288 |
Publisher | 大千出版社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darchen.com.tw/
|
Location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Content type | 書籍=Book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Abstract | 佛教在印度沉寂了千百年,直到二十世紀賤民階級的安貝卡博士出現於世,除了帶領賤民同胞寫下革命血淚奮鬥史,最終還寫下印度佛教復興運動的最輝煌一頁。 佛教在印度絕跡,是每個讀過印度史或印度佛教史者共有的結論,然而,那是因為對印度現代史的不熟悉。二十世紀的印度,出現一位安貝卡博士,因為有他擬定印度獨立建國的憲法法條,被尊稱為「憲法之父」,然而,他出身自印度種姓制度的最低賤階級──不可觸賤民。 安貝卡博士與其他賤民同胞無異,備受印度種姓制度荼毒與壓迫,幸運的是,他有受教育的特殊機緣,最終取得歐美名校的博士學位,並憑藉學識專業與魄力,為了帶領賤民同胞爭取基本人權,在印度政治與社會層面掀起賤民革命浪潮。他一邊爭取人權,一邊研究與追溯賤民階級的歷史源頭,赫然發現,原來「不可觸賤民」的起源竟與佛教有關!他們,因為堅持不改對佛教的忠誠,屢受印度教教徒迫害與汙衊,最終背此「賤民」之汙名與忍受非人道待遇,歷經千百年,久遠得忘了自己是誰……。 安貝卡博士發現了這層秘辛,對於擺脫印度教賤民階級的身分有了一線曙光,最終,為了讓這個階級能夠脫離種姓地獄,他以佛教慈悲為懷的精神,在一次次的呼籲與號召下,於1956年10月,他與五十萬賤民追隨者,圓滿受持佛教三皈五戒的心願。讓他們找到佛法「自由、平等、博愛」的三個普世價值,對他們來說,這不是單純的改宗易教,而是靈性的回歸,回到他們被汙衊為「賤民」之前,從此在印度佛教復興史上,寫下嶄新的起始頁…。 |
Table of contents | 愛德華‧賈本德〈邁向民主主義〉 前言 推薦序一:佛門不巧事業的締造者:安貝卡博士 推薦序二:安貝卡博士復興印度佛教、解放種姓制度 推薦序三:讓佛陀再次拯救印度 譯者序 安貝卡本尊的真實義 三次會晤 種姓地獄 皈依佛教的各種契機 漫漫尋根路 思考佛教 皈依大典 佛陀與其教法 安貝卡殞落後的歲月 備註 延伸閱讀 |
ISBN | 9789574473564 (紙本平裝) |
Hits | 36 |
Created date | 2024.01.04 |
Modified date | 2024.01.04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