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uthor |
釋聖凱 (著)
|
Date | 2021.03 |
Pages | 763 |
Content type | 書籍=Book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Abstract | 地論學派歷經北魏至隋唐,以洛陽佛教為源頭,以鄴城、長安為中心,是北朝佛教最具影響力的學派。本書突破“南北二道”的敘事模式,通過經典判釋、師資“法統”與區域分佈重現地論學派的發展史,遵循“五門”的思想架構,借助佛性、心識、修道、緣集、圓融的觀念體系梳理敦煌遺書和淨影慧遠著作,重探地論學派豐富、繁雜的思想體系。 |
Table of contents | 序論一、從地論學派“南北二道”到敦煌文獻的發現\1 二、語言文獻、歷史考證與思想脈絡\14 三、回歸“五門”的地論學派思想史\18
第一章 《十地經論》翻譯與北朝經論注疏 \22 第一節 南北朝經論翻譯與編輯抄纂\22 一、南北朝經論翻譯與學派的形成\23 二、南北朝經論廣略與會譯抄篡\25 第二節 《十地經論》翻譯與合譯、別譯\32 一、《十地經》與《十地經論》\32 二、《十住毗婆沙論》與《十地經論》\38 三、《十地經論》與合譯、別譯\42 第三節 洛陽、鄴城與長安:敦煌遺書地論學派文獻的區域性特徵\56 一、第一期文獻(508-538):洛陽時代\57 二、第二期文獻(534-580):法上、道憑與宇文泰\57 三、第三期文獻(577-605):靈裕、淨影慧遠與重視《大集經》一系\63 四、第四期文獻(605-632):《大法師行記碑》\67 五、金澤文庫本《華嚴經旨歸兩卷》\69 六、地論學派文獻年表\73 第四節 北朝佛教“轉疏為論”與“義章”的出現\74 一、敦煌遺書中相關“實相論”\74 二、地論學派“轉疏為論”現象的特點\84 三、“轉疏為論”的印度釋經傳統 \86 四、“轉疏為論”現象與“義章”的出現\93 結 語:地論學派對中國佛教釋經傳統的影響\94
第二章 地論學派與洛陽、鄴城佛教\99 第一節 勒那摩提、菩提流支與洛陽佛教\100 一、佛陀禪師與勒那摩提\100 二、菩提流支與瑜伽行派\105 第二節 慧光、法上與鄴城佛教\112 一、慧光墓誌與生平\117 二、縣遵→縣遷一系 \126 三、縣衍→靈幹一系\127 四、慧光的其他弟子\128 第三節 法上《大乘義章》與安陽修定寺\129 一、法上的生平與著作\129 二、法上與安陽修定寺塔\133 三、達摩郁多羅引文與法上的思想\142 第四節 道憑、靈裕與大留、大住石窟\162 一、道憑與大留聖窟\162 二、靈裕與大住石窟\166 第五節 僧賢與地論學派\185 一、《僧賢墓誌》與僧賢生平\186 二、僧賢與鄴城佛教寺院\189 三、僧賢與地論學派\194 第六節 道寵與道場\196 一、道寵的生平\197 二、道寵與道場\199 結 語:地論學派傳承的複雜性與社會影響力\204
第三章 地論學派“南北二道”與北朝、隋初長安佛教\206 第一節 西魏、北周佛教與《菩薩藏眾經要》\207 一、字文泰與西魏佛教\208 二、地論學派“五門”與《一百二十法門》\212 三、現存《菩薩藏修道眾經要》卷十、十二 \214 第二節 淨影慧遠與《大乘義章》\217 一、慧遠的生平\217 二、淨影慧遠的弟子群\232 三、淨影慧遠的著作\235 四、《大乘義章》與北朝佛教義學\241 第三節 地論學派“南北二道”與鄴城、長安佛教\256 一、地論師的譜系建構與隋唐佛教\256 二、淨影慧遠、靈裕、志念和隋初政教關係\263 三、地論學派“南北二道”與靈裕的法統觀念\270 四、思想、歷史、文本視野下的“南北二道”\284 結 語:地論學派譜系的“觀念建構”與“歷史真實”\287
第四章 判教思想與大乘佛教意識的建構\291 第一節 南北朝佛學與大乘意識\293 一、印度佛教與大小乘觀\293 二、有部禪法與大乘佛教\295 三、大小乘互斥與大小乘兼學\300 四、地論學派與北朝的大乘佛教意識\304 第二節 一音半滿與四宗判教\308 一、一音教與半滿教\308 二、漸、頓、圓教與四宗判\317 三、通教通宗與五十二行位\324 四、漸教大乘與頓教大乘\327 第三節 《大集經》與通宗圓教\329 一、縣遵與漸、頓、圓教\330 二、三宗四宗與五宗六宗判\330 三、通宗之圓教與通宗之頓教\333 第四節 五時教義與南朝佛教\337 一、智誕與頓漸五時教\337 二、道憑與五時教義\343 三、F-180《教理集成文獻》與五時教判\345 第五節 二藏與四宗判\353 一、評破異說與會通南北朝\354 二、二藏與頓漸教\358 三、四宗判與大小乘 \362 四、判教的淺深與等質\365 結 語:南北朝佛學融合視域下的地論學派判教\367
第五章 真如佛性與本始當現\372 第一節 佛性的當常現常與佛身的本有始有 ——《金剛仙論》的佛性思想\376 一、真如佛性的現常與當常\376 二、法身本有與報身、應身始有\379 三、《金剛仙論》佛性、佛身思想與《大乘十地論義記》(羽 726R)\383 第二節 眾生、真如佛性與真識心\385 一、相續不斷與中道實性——P.2908的佛性思想\386 二、真如佛性與佛性真心\391 三、法身佛性與真識心\396 第三節 當常現常與本始理行\402 一、佛性的當常現常到當有現有\402 二、本有始有與理性、行性\411 第四節 佛性思想學術史上的“三重建構”\419 一、吉藏與“二元對立式”的地論師佛性思想批判\419 二、智顫的“別教”視野與地論師的本有佛性 \424 三、南道“本有佛性”與北道“始有佛性”——唐代至現代學術史的“遮蔽”\428 結 語:從“當常現常”到“本有始有”的地論學派佛性論\431
第六章 阿梨耶識依持與真如依持\434 第一節 兩種阿梨耶識與真如體用:初期地論學派的心識思想\434 一、十二有支皆依一心與三界唯心:《十地經》的心識思想\435 二、阿黎耶識與自性清淨心:《十地經論》的心識思想\439 三、二種阿梨耶識與一意識:菩提流支的心識思想\443 四、阿梨耶識依持與真如體用:法上及其周邊的心識思想\448 第二節 自性清淨心與八識真智\462 一、自性清淨心與真如依持\463 二、通宗圓教與七識、八識\470 三、緣智與真智\473 第三節 真如依持與本末依持——淨影慧遠的心識論\478 一、真識與真妄\478 二、真妄體用、本末與依持\486 第四節 南北二道與隋唐佛教的“想像”:地論學派心識論的“三重建構”\495 一、《大乘義章·八識義》“異說”與《大智度論疏》\495 二、吉藏與地論學派的心識論\501 三、天臺智顫“別教”視野與緣修、真修\503 四、南北二道的心識論、修道論與隋唐佛教\507 結 語:從修道論的真、緣智到心識論的七、八識\511
第七章 法界緣起與圓融量智\514 第一節 自體緣集與法界緣起\515 一、緣集與緣起——地論學派經論翻譯與注疏中的概念史\515 二、真實法界與真實緣集——法上與《涅槃經疏》的緣集思想\518 三、自體緣集與法界緣起——靈裕與重視《大集經》一系的緣集思想\522 四、自體緣集與真識——淨影慧遠的緣集思想\533 第二節 體融相融與體用不二 \536 一、法界平等與無障無礙——“圓融”思想的淵源\538 二、圓教與因果——教圓與行融\542 三、空智行融與不二平等——法上與靈裕的法界平等思想\548 四、體融相融與體用不二——重視《大集經》一系的融即思想\551 第三節 六相圓融與量智教證\561 一、六相與“六種正見”:地論學派的經典解釋學 \562 二、證教二道與體義圓融、體相用\570 三、三量與四量——地論學派的知識論與修道論\577 結 語:從緣起、六相的經典解釋學到體相用的修道境界論\586
第八章 《四分律》弘揚與禪觀實踐\590 第一節 《四分律》的弘揚與僧制的確立\590 一、《四分律》與地論師的律學傳統 \591 二、地論學派與北朝僧制的確立\595 第二節 地論師僧實、僧稠禪系與其禪法思想\598 一、僧實禪系與九次第定\599 二、僧稠的生平與禪系\602 三、僧稠的著作\612 四、僧稠一系的禪法思想\613 第三節 《大集經》與末法觀念、鄴城刻經\625 一、修習《大集經》的地論師\625 二、《大乘五門實相論》的無礙思想\628 三、《大集經》的末法觀念與刻經\631 結 語:地論學派的修道生活與制度生活\639
結 論 從經典解釋到法統建構\640 一、地論學派的區域性與南北佛學交流\640 二、地論學派的經典解釋與修道論本位\642 三、從思想解釋的“差別”到法統觀念的“對立”\644
附 錄\652 一、《一百二十法門》\652 二、《菩薩藏修道眾經要》第十\659 三、《菩薩藏修道眾經抄》卷第十二\677 四、敦煌遺書《毗尼心》與莫高窟196窟”戒壇窟”\698 (一)《 |
Related reviews | - 修學之路:評述聖凱《南北朝地論學派思想史》 / 宋泉樺 (著)
|
Hits | 49 |
Created date | 2024.07.04 |
Modified date | 2024.07.04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