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法華經論子注》的文獻流通與思想——以聖語藏本與金澤文庫本爲中心 |
|
|
|
Author |
金天鶴 (著)
;
壽舒舒 (著)
|
Source |
佛教文化研究=Studies of Buddhist Culture
|
Volume | n.1 |
Date | 2022 |
Pages | 95 - 110, 402 |
Publisher | 南京大學東方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nju.edu.cn/index.htm
|
Location | 南京, 中國 [Nanjing, China]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Keyword | 《法華經論子注》; 菩提留支譯本; 勒那摩提譯本 |
Abstract | 聖語藏本與金澤文庫本的《子注》在日本古文書的記録可查爲748年,主要由法相宗的學僧所藏,與新羅的關聯頗深。現存《子注》衹有三卷中的上下兩卷,兩寫本都是屬於同一系統,此點從每行的字數可以判斷。《子注》中所使用的《法華經論》文本,與既知的《法華經論》文本不同,爲“偈頌+經曰+如是我聞”這樣特殊的形式,對經論的原本進行研究後,發現爲現存的菩提留支譯本和勒那摩提譯本混合而成的新文本。爲分析《子注》的部分思想內容,對其引用的經論的內容進行研究探討。結果發現既有單純教證(《華嚴經》《本業經》),也有對《正法華》《大智度論》的間接引用。《子注》中致力最多的經論爲法相宗正統的《對法論》《攝大乘論》。特別是《無性攝論》《真諦攝論》有五回引用。可見,《子注》的法相學,與玄奘系略有差異,是爲佐證。另外,《攝大乘論》的引用主要是關於舍利弗的授記的段落,《子注》在引用《攝大乘論》後,以“解云”的形式闡述了《子注》的意見。這樣的解釋中,將舍利弗分爲聲聞(實行)、菩薩、變化三個範疇,對舍利弗得授記後的成佛進行闡述。《子注》認爲,法身、法性爲一法的異名,初地是一分佛名佛法身。 |
Table of contents | 一、前言 96 二、《法華經論子注》的流通與《法華經論》的文本 97 三、《法華經論子注》的思想分析 105 四、結語 109 |
Hits | 22 |
Created date | 2024.07.04 |
Modified date | 2024.07.05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