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評析 Lee Youngjin 等學者詮釋梵本 《二萬五千頌般若經》中關於「法愛」經文之 觀點的合宜性 |
|
|
|
Author |
釋會清 (著)
|
Source |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35屆)
|
Date | 2024.09.27 |
Pages | 29 |
Publisher | 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Publisher Url |
https://homepage.ntu.edu.tw/~ntucbs/Default.html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單位:壹同女眾佛學院研究所三年級 |
Keyword | 法愛; dharmatṛṣṇā; abhiniviśate |
Abstract | Lee Youngjin (이영진)在其文章〈법에 대한 갈애(Dharmatṛṣṇā): 보살은집착하는가(abhiniviśate), 집착하지 않는가(nābhiniviśate)?〉中指出,其在編輯《現觀莊嚴論釋》(Abhisamayālamkāravṛtti)第一章時,對論釋所引用之《二萬五千頌般若波羅蜜多經》中關於菩薩法愛的解釋感到困擾,所引之經文提到:「此法愛被稱為對菩薩來說是自然的(ānulomikī)法愛(dharmatṛṣṇā),並被定義為生(不熟)、或疾病 (āmaḥ),因為菩薩不執著(nābhiniviśate)於五蘊無常等的概念,卻將其心固定(adhitiṣṭhāti)於此概念並思惟(saṃjānāti)它。」作者認為「愛」(-tṛṣṇā)本身即帶有執著的意涵,但此處卻被詮釋為不執著,這個說法似乎自相矛盾。為此,Lee Youngjin 嘗試從原典文獻中,探究法愛與菩薩是否執著於教法(教學)之議題。其結論認為,根據梵本《十萬頌》及諸具此句經文之 《二萬五千頌》漢譯本、藏譯本的讀法,正確的經文應沒有 na,此意味著其結論 是唯一合理的理解方式。此外,Lee Youngjin 亦宣稱此錯誤是《現觀莊嚴論釋》之抄寫者開始部分的錯誤而之後的《二萬五千頌般若波羅蜜多經》的傳抄者接著將經文改為 nābhiniviśate, nādhitiṣṭhāti, na saṃjānāti,然而此一推測或猜想並無充分之證據。宗玉媺則認為此段經文是說明四善根之煖位菩薩的情況,此時菩薩的法愛是「不執著」(nābhiniviśate)聲聞的四諦教法,因此主張經文有 na 是合理的讀法。雖然宗玉媺以《現觀莊嚴論釋》的立場來解讀此段經文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並未釐清為何所引經文是在說明「法愛」而內容卻是「不執著」的矛盾。上述情況透露出,或許還存在著其他理解 nābhiniviśate 的合理方式。本文結論顯示,關於「法愛」經文中之動詞 abhiniviśate前的 na是否為傳抄上的錯誤,似乎尚有進一步研究的空間。 |
Table of contents | 一、前言 1 二、關於 Lee Youngjin 之觀點與推論 4 三、關於宗玉媺反對 Lee Youngjin 之意見 6 四、《般若經》中同類語詞而涵意相違之用例略考 9 五、漢譯《般若經》中關於「法愛」之義趣 11 六、《二萬五千頌》中描述「法愛」的語詞解讀 15 七、結語 16 略符表 18 附錄(一) 19 附錄(二) 22 附錄(三) 24 參考文獻 26 |
Hits | 38 |
Created date | 2024.10.21 |
Modified date | 2024.10.21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