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佛光大藏經‧入藏目錄》考
Author 釋滿紀 (著)
Source 2019佛教藏經國際學術研討會
Volumev.1 n.1
Date2019.08
Publisher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
Location宜蘭, 臺灣 [I-lan, Taiwan]
Content type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Language中文=Chinese
Note作者: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華嚴藏主編
Abstract《佛光大藏經》——一部現代版的佛教大藏經,開編於一九七七年。那時的佛
教界,還遊走於迷信與正信間;那時的佛光教團,也還在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中。佛
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便不惜一切,早早開始了他年輕時的夢想——編一部「給人懂」
的佛教大藏經。在〈編修緣起〉中,大師如是述其初衷:
吾人本懷,乃期編纂一部現代人人能讀,讀而易解,解而能信,信而易行之
佛教聖典,唯其如此,方能助長佛法之延續與流傳也。1
大師一生,為了佛教能讓人懂、給人受用,肝腦塗地,傾注所有。他發願讓人
人讀懂藏經,因為能讀能解了,便也就能信能行,不消他人狂費唇舌。那自是一個
宗教家的獨特人格使然,但也決定了他理想中能「給人懂」的藏經會是一個什麼樣
的風格,與這風格會為他自己帶來什麼樣的漫漫寂寞。
我們回顧千百年來的大藏經發展史,官版私刻雖然盛行,氣勢恢弘卻又陵谷滄
桑,散落於諸版中的錯刻、漏刻訛誤極多,古體文言於今又過於生澀,除學者鑽堅
研微外,誰還耐得了寂寞,跨越眾多文字藩籬,走進諸佛悲智法海中?誰又會將一
切經的核心價值定位於「給人懂」,而不是「收入最全」或「版本最古」?
但藏經要如何「給人懂」?從「每月一經」的踽踽獨行,到「佛光大藏經編修
委員會」集眾人之力群體創作,四十餘年不輟中,大師以一套「給人懂」的編修體
例,整理出了八部大藏,也為中國佛教建構起一門獨特的藏經編修學,可以說史無
前例,包括擬定目錄、選用底本、處理古字,到一字一句釐清文意、標點分段、校
勘註解、撰寫題解等。
其中,〈入藏錄〉決定了一部大藏的主體,尤其關鍵。大師拋下傳統經錄的分類
原則,節奏明快的,刪繁就簡、便於查閱的,將三藏十二部分成了十六大類,包括
阿含、般若、禪、淨土、法華、華嚴、唯識、祕密、聲聞、律、本緣、史傳、圖像、
儀誌、藝文、雜藏。每一大類即一大法藏,《佛光藏》即由十六法藏組成。每一法藏
又以時間為軸線,將經、律、論、疏相關典籍統攝在一個部類中,依思想發展史的
概念,讓讀者在簡單類別中就能知其梗概,擇門深入。
但十六大類到底如何產生?我們其實無從得知,卻又求知若渴。在大師所有言
行語錄中,他總輕描淡寫,輕輕帶過。請問大師,他也總謙懷一句:「哪裡懂怎麼編?
就為了佛教。」忝為《佛光藏》一員,在慘澹寂寥的編修歲月裡,越是感到藏經必
須重新整理,就越渴望了解十六大類如何產生,本文的寫作動機就這麼來著。
文章首先通過大師年輕時的記憶,梳理他對傳統藏經的想法與期待,並對大師
提出的十六大類排序,分析其所由,解構其所致,再由此出發,走進《全集》千萬
言中,尋找十六大類排序的理論依據。文章也同時梳理了過去經錄的產生,通過唐
智昇《開元釋教錄》對佛典分類的底定,佛教大藏依之開雕,到明代寂曉的《釋教
彙目義門》,依天台判教首度發難,蕅益智旭的《閱藏知津》接續改革,乃至近代日
本《大正藏》的重組改良,藉由其間異同比較,釐清《佛光藏》後起於前,能為佛
教走出什麼樣的未來。
十六大類之後,文章進一步分析了《佛光藏》「以疏隸書」的運用,將一大藏思
想之經、律、論、疏全部彙總串聯,使佛教大藏從此轉型為一思想史大藏,企圖讓
讀者能更好的觸類旁通,掌握佛教思想發展的流變。大藏經從此也肩負起了「閱藏
書單」的功能,使一部藏就是一份書單,十六大藏就有十六份書單,依此書單,三
藏十二部處處敲門有人應,不再讓人望之興嘆。文章同時還考察了歷代大藏的編修,
不僅收入過去典籍,也同步增收當代作品,這樣的傳統一脈相承到了今天,使令《佛
光藏》對上半個世紀作品的收入不餘遺力,標誌著藏經永遠是「活」的,與佛教的
發展相依共存亡。
以上考察,以十六大類為主,以疏隸書及現代著作的選編入藏為輔,企圖藉此
窺知大師的編藏思想。文章發現:他的編藏思想,其實就是他的人間佛教思想。一
部《佛光藏》,撇下文獻史料的推敲不談,其實就是一部「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
美善的」一部大藏。「佛說的」,古今不疑;大藏經的表現形式是不是「人要的」,讓
人存疑。大師以一部《佛光藏》,重拾人們對「淨化的」與「美善的」期待,使藏經
能重回人間,予人受用,是為人間佛教視角中理想之佛教大藏經。
Hits76
Created date2023.06.26
Modified date2023.06.26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673956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