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台灣佛光山道場體系瑜伽燄口儀式音樂研究=A Study of the“Yuqie Yankou”Ritual Music of Fo Guang Shan Buddhist Temple System in Taiwan |
|
|
|
Author |
黃玉潔 (撰)
|
Date | 2004 |
Pages | 164 |
Publisher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Publisher Url |
https://w3.tnua.edu.tw/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Degree | master |
Institution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Department | 音樂學研究所 |
Advisor | 吳榮順 |
Publication year | 92 |
Keyword | 佛教; 瑜伽燄口; 儀式; 音樂; 佛光山; 心定和尚; 施食 |
Abstract | 「瑜伽燄口」為佛教施食餓鬼道眾生的儀式,其音樂為佛教眾多儀式當中最為豐富且具獨特性,目前台灣各大小寺院舉行燄口儀式日漸頻繁,然而學術界對此儀式的研究成果直至目前微乎其微,本研究有別於過去將儀式與音樂分為兩個主體探討的模式,而是從儀式表象觀察音樂運用的現象,從音樂現象建構出儀式深層內含的功能與意義。 緒論主要是說明研究的動機目的與範圍方法,同時回顧過去以燄口儀式音樂為議題的相關著作與研究情形。第一章為儀式的基本介紹,包括儀式緣起、儀軌的演變、儀式舉行的時空人物,以及儀式內涵的意義與其結構性。第二章進入本論文的重心,針對音樂的唱唸方式與演唱形式,嘗試建構出一套佛光山瑜伽燄口儀式音樂的歌唱運作模式,內容同時包含音樂的樂曲形式、儀式音樂中法器的聲響功能與配合人聲的組合模式。第三章則是加入「歷時性」因素,觀察在時間的變遷下,不同場次的燄口儀式音樂的變異與不變的現象。高達百分之九十之多的音樂,在每一場燄口儀式都依循一定的模式進行,邀請對象的指稱性、咒語是造成音樂高固定性的兩大要因,而音樂的傳承脈絡則造成變異。第四章是延伸前兩章的音樂研究,探討燄口音樂現象與宗教層面的關係、燄口儀式及其音樂於宗教、社會中的功能與影響。最後為本研究之總結,並且提出未來可能的後續研究方向。 簡言之,佛光山瑜伽燄口儀式音樂的豐富性在於:音樂曲調、唱唸方式與演唱形式。儀式參與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影響音樂的演唱形式,由此,音樂與儀式是密不可分的,「音樂」為儀式進行必要的外顯手段,其所具有的,除了其自身原有的音樂性之外,亦側重於宗教層面的功能與所扮演的角色。 |
Table of contents | 目錄 謝誌 摘要 凡例 目錄 表、圖、譜、文目錄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三節 文獻回顧 第四節 論文架構的安排 第一章 瑜伽燄口儀式 第一節 儀式緣由與儀軌演變 第二節 儀式的基本要素 一、舉行的時機 二、壇場空間 三、儀式參與者 四、使用的物品 第三節 儀式的內在意義 一、大慈大悲 二、眾生平等 三、冥陽兩利 第四節 儀式的結構性 一、儀式的三元結構 二、儀式的中介性 第二章 瑜伽燄口儀式音樂 第一節 音樂樂曲形式 一、「偈」 二、「讚」 三、「咒」 四、「文」 五、「佛號」 第二節 歌唱運作模式 一、唱唸方式 二、演唱形式 第三節 法器與器樂 一、法器聲響的功能 二、法器配合人聲的組合模式 第三章 燄口音樂的「變」與「不變」 第一節 音樂的不可變動性 一、邀請對象不同與音樂的固定性:「迎請」與「召請」 二、咒語音樂的固定性 第二節 音樂的可變動性 一、個人因素 二、內在傳承 三、其他因素 第四章 瑜伽燄口儀式的功能與意義 第一節 宗教層面與音樂現象 一、角色互動與音樂演唱形式 二、音樂速度與宗教境界、情感 第二節 燄口儀式與音樂於宗教團體的功能 一、解行並重的實踐 二、宗教群體內部的維繫與對外的互動 第三節 燄口儀式對社會的影響 一、社會民族倫理觀的強化 二、人類生命價值觀的重整 結論 附錄一 瑜伽燄口儀式緣起圖 附錄二 瑜伽燄口儀式儀節段落表 附錄三 金剛上師戒尺拍擊的註記 附錄四 鈴鼓敲擊的板眼 附錄五 參禮、送聖程序與一般課誦對照表 附錄六 瑜伽燄口儀式相關照片 附錄七 本論文附CD-R內容說明 附錄八 田野調查記錄表 參考文獻 |
Hits | 840 |
Created date | 2005.09.23 |
Modified date | 2023.01.16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