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uthor |
游祥洲
|
Date | 1973.07 |
Publisher |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Degree | master |
Institution | 國立臺灣大學 |
Department | 哲學系 |
Advisor | 方東美 |
Publication year | 62 |
Keyword | 龍樹=龍猛=Nagarjuna=kLu-sgrub; 緣起=十二因緣=Pratityasamutpada; 緣起=pratitya-samutpada=conditions=paticca-samuppada; 緣起=paticca-samuppada=pratitya-samutpada=conditions; 認識論=Epistemology; 共相=samanyalaksana; 中道=The Middle Way; 二諦=twofold truth |
Abstract | 哲學的內容,一般以知識論、形上學和價值論為三大科;但就哲學相對於諸般科學而應自求發展的獨特性而言,實當以形上學為其核心。因為「形上學為討論全體或一切實在事物之所共由之道,或普遍表現之原理的一種哲學。」如果哲學家在其研究領域中排斥了形上學,乃至知識論或價值論的研究不以形上學為其效用的目標或施設的依據,則其知識原理或價值原理的發現,自可解消於相關科學的分殊研究成果之中,哲學於此至多只是科學的附庸,它又何能負起批導人生價值、啟發文化新機的責任? 方便地說,科學與哲學的主要分際,在前者以探求知識的「分化之道」為能事,後者則以追尋知識的「統合之道」為理想;此一理想的顯露,也就是形上學第一原理的體現。從人類思想發展的進程上看,「知識的分化」與「知識的統合」乃始終奔競交馳於相反相成的微妙趨勢之中。這種「分合相即」的關係,恰如一樹之枝葉扶疏與根深柢固的榮枯與共。因此科學知識的極端分化,同時也是哲學智慧的極端深化之契機。唯其人類的理性心靈具有一種「翕闢一如」的辯證性格,故能相應於科學、哲學之間「分合相即」的因待本質而保證其連理發展的平等價值。文明的危機,輒因科學或哲學的偏榮偏枯而起。 今天,無容諱言地是哲學的偏枯期。為人類自發的全體性智慧之所依託的形上學觀念探險,正遭遇著科學主義所派生的認知論者「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的邊撞側擊。就內在於人類生活本質中的價值理念之和諧而言,科學托辣斯的最大侵害,乃在它獨斷地否決了這種和諧所預設的形上學觀念基礎。處此各種科學化知識鑽牛角尖式的偏鋒發展氛圍中,我們的心靈實已不自知地日趨於侷促、歧離而貧乏:現代文明在其極一時之輝煌的科學光芒背後,實隱伏著人類知識「分合失調」的莫大陰影。 無疑地,要解除現代文明所面臨的危機,根本之途就是重新發展形上學,以恢復哲學對諸般分殊知識的統合功能。此一重新發展之道,首在本諸「開放的心靈」,以最大的虛心深入東西方各家形上學,加以比觀會通,從而抉擇勝見,以為我們開創新義的張本。方東美教授於此曾指出形上學依其所立宗趣可大別為三: 一、超絕形上學(Transcendent metaphysics) 二、超越形上學(Transcendental metaphysics) 三、內在形上學(Immanent metaphysics) 第一種形上學又稱為「超自然形上學」,其主要主張乃採取「本體」與「現象」對立的二分法觀點,以為現實世界只是假象世界,唯有本體界才是最高的實在,本體界超絕於現象界。第二種形上學以為現實世界之上雖有一理想世界,但此理想世界並不超絕於現實世界。它不是「聞見之知」所能理解,但其秘密卻可以一種叡智加以透視,在此觀照下,如果有本體與現象之方便分位,則本體即現象,現象即本體,因此一切超越之價值理想,乃以迴向現實為目的。第三種形上學則唯就現實之自然世界探尋其形上學原理,無本體與現象之差別,一切真實之價值理想,皆以現實世界為其落實之處。 就某一哲學家而言,其於上述三種形上學宗趣之取捨,往往隨其所立理論之著眼層次與解釋重點而有所不同。本論文所要闡釋的龍樹哲學,其形上學的主要宗趣乃反對超絕形上學而近乎超越形上學者。本論文之作,本以「龍樹形上學研究」為題,因為筆者之主要關心乃在其「自性不可得」說的形上學意境之探索。唯因引釋龍樹諸論,其事甚煩,初稿雖然早在年前寫就,但年來從事於此,修訂再三而不能定稿,以其所涉問題既廣且深,一時未敢自決,因此暫取所作前半部「導論」及「前形上學的認識論立場」兩章,改以「龍樹認識論研究」為題印成本論文。如實言之,筆者所釋的龍樹認識論立場,根本上乃為導向於其形上學思想而闡明者。至若後半部「自性三義及其不可得論證的方法學基礎」、「八不緣起觀」、「中道實相觀」等三章一時雖不及定稿,但筆者仍粗舉綱領,以「龍樹形上學大意」為題撰為一章,殿於本論文之後,以為附錄,俾便閱者知其認識論與形上學之密切連誼。 扼要地說,龍樹認識論的要旨可以「自相不決定」一語賅之,更簡要地說,其認識論之歸趣即在於「自相不決定」中顯諸法一相所謂「無相」。相對地,龍樹形上學的要旨則可以「自性不可得」一語賅之,而其歸趣則在顯諸法「無生」之奧義。是「無相」、「無生」為龍樹認識論與形上學之最高旨趣所在。然而審夫無相、無生二者,其實一義,何者?二者皆明「諸法實相」故。本論文第四章「實相論」約「無相」立言,蓋就認識論之立場而說;若就形上學意境而言,則「實相」當從「無生」之義上發揮。 又本論文釋龍樹認識論時,所用材料偏重於大智度論,何以故?龍樹言:「諸佛有二種說法,先分別諸法,後說畢竟空。」而智論乃詳於「先分別諸法」者,故本論文以智論為本。若就「後說畢竟空」言,則當以中論為本,筆者原計劃之第三章以下,即以中論為主。是取義有別,故所本論書有異耳。 如實地說,龍樹哲學乃是原始佛教阿含教理之深刻化與大乘佛教初期般若思想之嚴密化的結果。在他所著諸論典中,一般以「中觀論」一書為其根本論。由於龍樹首揭「中觀」一名,而龍樹哲學之根本旨趣與論證方法又完全表現於此論中,是以後世皆以「中觀」為龍樹學之專名,因而本論文中,亦以「中觀學」與「龍樹學」為同義詞。但同時應予注意的是,如果講龍樹哲學只重視「中觀論」而忽視龍樹的另一代表作「大智度論」,則在理論建構上一定會發生嚴重的偏頗。何者?中觀論特詳於八不論證以直顯第一義諦畢竟空,而第一義諦當以俗諦為基礎(說詳本章第二節第二項),如果不先明瞭俗諦而逕言第一義諦,則此第一義諦所顯示的將不是積極建立諸法的畢竟空,而是消極破壞諸法的斷滅空。大智度論在此正是我們瞭解中論的基礎,如上文所說,智度乃詳於「分別諸法」者,而分別諸法正是俗諦的工作。因此完整的龍樹學之代表作,實以中觀論和大智度論為兩大支柱。 本文章節目次如下: 第一章導論:第一節引言;第二節龍樹哲學的思想基礎及其淵源,第一項空、緣起、中道的一貫義,第二項二諦說。 第二章範疇論:第一節「範疇」概念的確認;第二節十二範疇的安立,(一)有相,(二)知相,(三)識相,(四)緣相,(五)增上相,(六)因相、果相,(七)總相、別相,(八)依相,(九)一相、異相。 第三章共相論:第一節「共相」概念的認定。第二節九大共相的歸納,(一)體,(二)法,(三)力,(四)因,(五)緣,(六)果,(七)性,(八)限礙,(九)開通方便。 第四章不決定論:第一節九大共相的再透視,第一項「體」不決定義,第二項「性」、「相」、「力」不決定義,第三項「因」、「緣」、「果」不決定義,第四項「限礙」、「開通方便」、非決定義;第二節十二範疇的再批判,第一項「有相」不決定義(兼論時相、方相不決定義),第二項「知相」、「識相」不決定義,第三項「緣相」、「增上相」、「因相」、「果相」不決定義,第四項「總相」、「別相」不決定義,第五項「依相」不決定義,第六項「一相」、「異相」不決定義;第三節因待原理的再探討,第一項相可相法因待不決定義,第二項上中下法因待不決定義,第三項燃可燃法因待不決定義。 |
Table of contents | 一. 導論 (一)引言 (二)龍樹哲學的思想基礎及其淵源 1. 空,緣起,中道的一貫義 2. 二諦說 二. 範疇論 (一)「範疇」概念的確認 (二)十二範疇的安立 三. 共相論 (一)「共相」概念的認定 (二)九大共相的歸納 四. 不決定論 (一)九大共相的再透視 1. 「體」不決定義 2. 「性」,「相」,「力」不決定義 3. 「因」,「緣」,「果」不決定義 4. 「限礙」,「開通方便」非決定義 (二)十二範疇的再批判 1. 「有相」不決定義(兼論時相,方相不決 定義) 2. 「知相」,「識相」不決定義 3. 「緣相」,「增上相」,「因相」,「果 相」不決定義 4. 「總相」,「別相」不決定義 5. 「依相」不決定義 6. 「一相」,「異相」不決定義 (三)因待原理的再探討 1. 相可相法因待不決定義 2. 上中下法因待不決定義 3. 燃可燃法因待不決定義 |
Hits | 640 |
Created date | 1998.07.22
|
Modified date | 2016.09.08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