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uthor |
王立文
;
蕭麗華
|
Source |
第三屆佛學與科學研討會論文集
|
Date | 1995 |
Pages | 141 - 159 |
Publisher | 圓覺文教基金會=Om Ar Hone Foundation |
Publisher Url |
http://www.obf.org.tw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Keyword | 阿含經=Agama Sutra; 行政倫理觀 |
Abstract | 「阿含」亦作「阿笈摩」及「阿含暮」,譯言「法歸」,是萬法之歸趣; 亦言「無此法」,謂法之最上者 (見《翻譯名義集四》),本為佛經總名. 僧肇 (長阿含序) 云:「法歸者,蓋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現今佛教界都把《阿含經》視為小乘經典,恥於研究. 其實它是根本佛教,為原始佛教教義之起源,是釋尊及其直傳弟子言行之實錄. 其行文體裁類似中國之論語,對當時社會各階層情事敘述極多,對佛教根本原理之「四聖諦」,「十二因緣法」,「五蘊皆空」,「業感輪迴」,「四念處」,「八正道」等也有詳細的說明,是體驗釋尊人格教義與應機宣化的首要根本.
由於《阿含經》蘊載印度當時社會各階層情事,因此透顯許多佛陀對上下內外階層間的當機教化,其中有俗世社會與理想社會,好政府與階級觀念,在家居士與出家眾,佛教徒與外道等多重人際關係,這是倫理學的豐富素材; 經中旨趣涉及的倫理觀與不同人倫階層的聽者,正是研究行政倫理很好的材料. 力定 (四阿含經之提要研究) 一文已將阿含涉及的人,事,地,國名,經旨,分品分卷簡明表列 (見《經典研究論集》頁77,大乘文化出版社),筆者想進一步抽繹其各卷各品中的倫理觀,分次不同階層,對應於行政倫理觀察,以使佛教思想能為現代人文社會科學提供營養資糧.
「倫理」 (Ethics) 一詞意指個人的特性,本質,道德等等,主是區別正確和錯誤,或善及惡. 由中國語文訓詁來看,「倫者,輩也」,更代表群體之共同秩序,和諧與共進. 而行政倫理涉及到上下階層,決策者與執行者等不同的人際互動,有其層級節制的結構與責任,在現今道德不彰,倫理泯滅的歪風下,這種層級節制常常出現反功能 (dysfunctions),例如部屬有歪曲或獨占資訊的傾向,或整個群性層級中的公平,正義,責任,權力,甚至忠誠,負責及公眾利益等問題,都需要倫理的自覺與省思. 現今政壇行政中流傳所謂「老幹新枝」,「不忮不求」,「平常心」,「旺盛企圖心」等語,正是面臨倫理衝突下的思考. 而在功利主義的世界潮流下,行政倫理更面臨市場導向,短期利益,權利意識高漲等種種考驗. 如何讓行政倫理系統正常良好? 如何達成形式階層與實質精神及工作效益等多重領導效能? 如何使一個工作團體之上司與屬下間溫暖,互惠,尊重,公益? 這正是本文透過阿含系統整理所要完成的重心.
佛教精神本具相當的倫理意義,其中「六和合」,「八正道」,「四念處」等更涉及公德與私德,原始聖典 -- 阿含經中處處可見佛陀對世間政道的關懷,其中教化君王的「七不退怯」,「十德七寶」及象徵太平,民主,平等,群生,公益的理想國度,也正是行政領導與行政和諧範疇中的問題. 因此本文一則考察現今行政倫理相關理論,一則整理《阿含經》中可對應於行政倫理的相關材料,以呈理《阿含經》中的行政倫理觀,提供終日困於行政冗務者一條悠游解說的道路.
|
Table of contents | 一. 倫理的本質及其與宗教的匯通 二. 行政倫理的內涵意義與原理原則 三.《阿含經》為佛教倫理觀之總源 四. 阿含中的行政倫理層次 (一) 個體生命價值系統的自覺 (二) 群體價值型態的正義與公益 (三) 主從同事關係的互動 五. 結論 -- 彌勒淨土的化現 參考資料 |
ISBN | 9579239029 |
Hits | 705 |
Created date | 2001.08.02
|
Modified date | 2011.04.08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