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法界聖凡水陸特色勝會修齋儀軌》研究
Author 洪錦淳
Date2003
Pages225
Publisher國立中興大學=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Publisher Url http://www.nchu.edu.tw/
Location臺中市, 臺灣 [Taichung shih, Taiwan]
Content type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Language中文=Chinese
Degreemaster
Institution國立中興大學
Department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Advisor林文彬
Publication year92
Keyword普度; 志磐; 蓮池; 水陸法會; 懺悔=Ksama; 佛教儀軌=Buddhist Rituals
Abstract懺悔是各宗教重要的自省課題,也各有其懺悔方式. 佛教懺儀隨所教化的地域,而有不同的儀軌; 但大抵是依佛經,揉合當地原有的思維方式. 信仰儀式,衍化為適應當地習俗的儀軌組織. 中國佛教懺儀導源印度佛教的「布薩」制度,傳至中國,深受中國傳統儒家思想及道教文化的影響,成獨具一格的懺儀. 故中國佛教懺儀既有印度佛教的精神,也有中國傳統思想與民俗的脈絡.
在中國,佛教懺儀稱為「懺法」.「懺儀」或「行法」,隨各代創制者而有種種異稱; 但本質上是教徒自我修行的重要方法,通過誦經. 持咒. 念佛. 拜佛等方法,懺悔以往所犯無邊罪業,發願往後積極修行,恆不退轉的決心,這些禮拜. 唸誦的種種行持即是懺法.
中國通行的懺法大致分為二:
1. 摘自佛經所述,懺悔罪過的儀軌. 這是始自梁武帝《慈悲道場懺法》(即《梁皇懺》),後來各派都依所宗經典,撰寫種種懺悔法,唐朝尤為盛行
2. 是五悔法門,修習止觀的行法. 是天台智顗大師首創,他參照以往五悔法門及各種禮讚文. 懺悔文,形成獨創的懺法,也為後世天台學者創制懺法的準則.
天台懺法盛行於世,其中規模最大者,莫過於「水陸法會」的懺儀. 今台. 港. 大陸等華人地區盛行的「水陸法會」,其儀軌主依宋大石志磐所撰. 明雲棲祩宏所修的《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簡稱《水陸儀軌》). 志磐雖為天台廣智尚賢和尚傳人,但於此懺法的創制,因前有所承,故不專主天台懺法,尚包納《梁皇懺》等舊有懺法. 換言之,《水陸儀軌》綜合上述兩種懺法的儀軌. 精神.
透過《水陸儀軌》的研究,可了解佛教如何本土化以廣為流傳,及義學佛教與民俗佛教如何整合. 再創,而成符合大眾需求的懺悔儀軌. 普度法門.
本文分為六章: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敘述本文的研究方法與範圍
第三節 簡述與本文相關的近代著作
● 第二章:《水陸儀軌》的歷史變革與內容
第一節 先釋題,然後就《水陸儀軌》歷史上眾說紛紜的「緣起」傳說作考據
第二節 考述《水陸儀軌》的歷史變革,了解其「草創期」至「成熟期」至「流布期」的關鍵人物. 歷史發展的概況; 進而探討其在今日應具何種樣貌,才能保有古風,又具新意
第三節 就其內外壇之設施. 意義進行分析
● 第三章:《水陸儀軌》的顯教思想. 本章重點在發覺儀文所蘊含的內在精神
第一節 先就志磐本家,了解天台思想在《水陸儀軌》的鋪陳
第二節 闡釋蓮池最後將此懺導入彌陀淨土的時代意義及其精神
第三節 則論及禪. 律兩家與《水陸儀軌》的歷史關連
● 第四章:《水陸儀軌》的密教意涵. 本章重點在理清儀式的來源及其內涵
第一節 探究中土密教與懺悔的關係
第二節 追溯此懺所啟請諸佛菩薩神祇及啟請的用意
第三節 依此懺所使用之咒語. 儀式. 壇場設置等,驗明其與密教的關連
第四節 對《水陸儀軌》密教儀軌之運用進行檢討
● 第五章:《水陸儀軌》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交涉. 中國傳統思想以儒道為兩大家
第一節 透過儀文. 儀式明白《水陸儀軌》對儒家文化的吸收
第二節 從宋代水陸會所引起佛道之爭,觀察道教文化在此懺的滲透
第三節 綜上兩節分析掌握《水陸儀軌》是佛教漢化的產物,看佛教漢化的意義
● 第六章:結論
第一節 綜合前述幾章研究分析《水陸儀軌》特色
第二節 探究《水陸儀軌》儀式的本質及其時代意義
Table of 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水陸儀軌》的歷史變革與內容
第三章 《水陸儀軌》的顯教思想
第四章 《水陸儀軌》的密教意涵
第五章 《水陸儀軌》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交涉
第六章 結論
Hits550
Created date2003.11.21
Modified date2015.11.12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287449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