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朱熹的「居敬」概念與菩薩戒的「發心」之對觀 -- 淺論道德實踐的基礎 |
|
|
|
Author |
王惠雯
|
Source |
華梵大學第一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Date | 1997.12.15 |
Pages | 35 - 45 |
Publisher | 華梵大學哲學系=Dept. of Philosophy, Huafan Univ., R.O.C. |
Location | 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第一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與第二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合訂本 |
Keyword | 聲聞; 龍樹=龍猛=Nagarjuna=kLu-sgrub; 福報=福田=功德=Virtue=Merit; 菩薩戒=the Precepts of a Bodhisattva; 菩薩=Bodhisattva; 菩薩; 菩提心=Bodhicitta; 無著=Asanga; 寂天=Santideva; 修行; 剃度=出家=Ordination; 阿底峽=Atisa; 宗喀巴=Tsong Khapa; 佛陀=Gautama Buddha; 佛; 在家戒; 共相=samanyalaksana; 尼陀那=因緣=Nidana; 出家戒; 心靈=Spiritual; 六度=六波羅蜜=The Six Perfections; 尸羅=戒=command=Precept=sila=morality=rule=discipline=prohibition; 小乘; 大乘經典; 大乘; 三界=Three Realms |
Abstract | 本文主旨擬在比較、對觀:朱熹「居敬」的涵養工夫理論所透顯的道德實踐意義,以及大乘佛學闡揚菩薩戒的前行基礎──「發菩提心」的概念,兩者之間的同異性。此一研究的主要目的,一方面希望能夠呈現二者的理論思維特色及實踐意義;一方面希望凸顯其間的共通性,以開展彼此之間互相會通的可能性。期使儒學與佛學在現代時空的因緣際會中,經由前人累積的思想結晶及知識交流,能開誠地共創具有前瞻性的發展成果。以其在實踐指標上的貢獻,為當今現實社會的生活,提供心靈及精神層面的一個參考模式。 之所以選擇朱熹(以下簡稱朱子)所論的居敬概念,主要是由於他是一位集大成的儒者,重視實踐的思考,具有儒家本位的生命情調。本文主張應當尊重其本位,轉化使其發展的潛能契機;不應判定其為儒學之異端,或簡單地評其不如佛學體系。基本上朱子主張敬的涵養工夫,是為了能體認天理,亦即:持敬不只是使內心能夠常惺、存的精神狀態,還是達到道德修養目標的方法。此一思想主要源自程伊川「涵養須用敬」的看法,在朱子的編、著的作品中,可以歸納出其在涵養工夫及道德基礎論上的主張。 大乘佛學,僅管呈現的是不同於小乘修行的實踐理念,但這不就是指菩薩超越在佛制的戒規之外,或者不需任何的規範。大乘經典中提到許多菩薩「學處」,包括身語意行為、心念等的規範,一般以六度萬行言其廣大。菩薩戒的傳承,現存的漢譯戒本多達四種以上。佛陀為因應不同眾生的根器,制立別別解脫戒,而菩薩戒即是就「發菩提心」的菩薩(佛子)所示的戒法。和七眾別解脫戒(在家二種戒、出家五眾戒)的性質不同,因為在家戒目的可獲人天福報,聲聞戒目的在求解脫(出離三界),而菩薩戒目的在成就佛果。此外,三者在發心、戒規內容及實踐方法上,有發心大小之不同,遮止與開緣的種種差異。然而就律儀戒(共相)而言,沒有大小乘之別,因為菩薩戒含攝出家戒,若是出家菩薩亦應持守其出家的律儀戒;就在家菩薩而言,則以十善道做為律儀戒。此外,菩薩戒之所以異於在家、聲聞戒的主要本質差別是什麼呢?即是「大乘發心(菩提心)」,意即發菩提心才是造成大乘(利他)與小乘(自利,斷煩惱)的發心在實踐上的本質差異。 因此本文將對菩提心的概念意義進行了解。由於史上有許多論師依於經典,提出豐富的學說及見解;但基於目前所能掌握的現有完整傳承及論典資料,因此以宗喀巴上溯至阿底峽及寂天、龍樹、無著等大師的思想,做為研究的主要架構。 最後本文將從「實踐基礎」的理論之分析,以對觀的方式詮釋二者在實踐本質、目的及方法上的思想特色,並比較具同異之處。並就論述的研究成果,思考有關道德實踐理論的會通問題。
|
Hits | 1024 |
Created date | 1999.11.06 |
Modified date | 2013.08.05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