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以傳統文化為本的通識教育內涵研究:《六祖壇經》的通識內涵與教學設計=A Study of the Content of General Education Focusing upo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 Syllabus for 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as Core Course
Author 蔡彥仁 (著)=Tsai, Yen-zen (au.)
Date1997
Pages57
Publisher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Location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Content type其他=Others
Language中文=Chinese
Note八十六年度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85年8月1日至86年7月31日。
Keyword研究報告=Research Report; 《六祖壇經》=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六祖壇經=The Sixth Patriarch's Sutra; 通識課程=General Curriculum; 教學設計=Teaching Design;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 課程內涵=Curriculum Content; 大學教育=University Education; 佛教經典; 蔡彥仁=Tsai, Yen-zen
Abstract西方近數十年來的通識教育對應以什麼為教導內容及如何教授等問題,一直聚訟紛紜,莫衷一是。通識教育之所以會引起學術界極大的關心,乃是在目睹近來後工業化社會的人文價值趨向模糊與淡薄,現代人以功利為尚,游離無根,心靈虛空等弊病後,所作的反思與補救。另一方面,學術教育日趨專業,實用的傾向,將現代受高等教育者塑造成以用為主的專才,所謂「知識份子」遂成急功近利,視野狹窄的偏執人。這種運用國家大量資源,卻不能為社會掄才,培養有遠見,可帶領大眾走向未來的現象,也是近來關切大學通識教育者苦心孤詣不斷思索的主原因。
西方通識課程的設計種類繁多,各有優劣,姑且不評。就中有以「讀經」為要者,值得我們注意。至今仍有不少西方學者,堅持大學教育應注重延續西方二、三千年以來的「經典傳統」(Great Books Tradition)。他們認為所謂「經典」,即寓附著此傳統的核心人文知識與精神價值,雖為古人之作,但仍可歷久彌新,值得後人一讀再讀。大學生的人文與人格養成教育,首先須要熟習自己的歷史過去,方能看清現在,並且展望未來。「經典」既是古人的智慧結晶,年輕一輩的受教者不得不嚴肅以對,熟讀之,深思之,以此培育為學根基。由此體認出發,不少小型,歷史悠久的大學,選列數十本或上百本西方經典名著,做為大學生四年必讀教科書,規定其熟讀後,與教授討論,並寫成報告。
台灣近年來政,經等方面的急速,脫序發展後所產生的弊病,較諸西方後工業社會之混亂迷失,實有過之而無不及。如何為現狀痛下針砭,以期病體復元,走向健康的路徑實為當務之急。以學術教育工作者之立場而言,西方學者所採的「經典傳統」哲學,藉讀經以承續文化傳統,提高知識人涵養的做法,正是可為借鏡的範例。本計畫即是以此認知為前提,選《六祖壇經》為對象,設計開發一通識課程。
《六祖壇經》是禪宗的「宗經」,是禪宗思想的最佳代表,也是研究中國佛教史,甚至整體中國思想史所不能忽略的重要經典。前輩碩學如胡適,錢穆,陳榮捷諸先生皆指出其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的重要性,並推舉為今人如欲瞭解中國思想與文化傳統,一部不可不知的名著典籍。
自宋以後,《六祖壇經》直接或間接影響知識份子至深。此可從兩方面論之:
(1)從義理內涵言之,慧能《六祖壇經》所開示的頓悟,自力,自性,自悟,無念,真如,禪定等思想,在相當程度上皆為宋明理學家所採用。特別是以「心」為主體認知的宋明思想家,更是宗於此禪宗源流。
(2)就形式而言,《六祖壇經》的語錄體記載方式,不僅為後代禪師所風從,就是正統的儒家學者也欣然採納,開創了經典以口語,對話的書寫方式,這對艱深義理的普及化具相當的貢獻。
中國學術思想傳統以儒家為正統,有意無意間以拒斥他種思想流派為異,為非。宋明理學家分明受禪宗影響,卻貶佛道為「二氏」。自此以降,傳統讀書人對佛學思想可學卻不可論,可觀卻不可說。 一般所謂「讀經示要」,「國學概論」等經籍導論,皆以儒家五經或十三經為宗,鮮有正視佛教典籍。《六祖壇經》因此未得應有的文化地位,此誠為憾。本子計畫以此經為研究對象,即是欲對此偏頗有所矯正。
時下方內,方外論禪說喻者,如過江之鯽,難以勝數。流風所及,所謂禪學,無非是「參話頭」,「機鋒」,「棒喝」之屬,不是玄妙,就是庸俗,大大的扭曲了原始質樸的禪宗本意。以認真的態度探討《六祖壇經》,正可釐清禪宗的佛學義理,還它本來面目,這是研讀此經典的重要意義之一。從更廣的角度來看,台灣目前宗教活動勃興,大學生對宗教現象與宗教本質有興趣者日多,藉著本課程的設計與內涵講授,也可提供年輕一輩的學生一個認識中國宗教的機會,此又為另外一層意義。
本計畫係《以傳統中國文化為本的通識教育內涵之研究》整合型計畫之子計畫,以《六祖壇經》為中心,分為三部分,進行下列研究工作:
(1)理論部分:以現行宗教學有關「聖典」(scripture)之理論,從多層角度討論《六祖壇經》之特色及傳承與詮釋問題。
(2)解析部分:依重要之主題概念,整理《六祖壇經》之思想內涵。
(3)運用部分:由前述二項所得,研討《六祖壇經》中蘊涵的通識教育理念,並撰寫成教學大綱。
另外,本人在執行本計畫期間,曾赴美國Rutgers University-New Brunswick參加"The Hermeneutic Traditions in Chinese Culture"之學術會議,發表"Scripture and Authority:the Political Dimension of Han Wu-ti's Canonization of the Five Classics"一文。此篇論文與本計畫主題相關,特別是闡發「經典」之理論上,多所著墨,亦是本計畫執行經費所涵蓋,支持的一部分,故列於後成一「附錄」,以示整體之研究成果。
Hits587
Created date2000.12.07
Modified date2020.11.16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345214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