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當代台灣民眾宗教信仰變遷的分析=Religious Change in Contemporary Taiwan |
|
|
|
Author |
林本炫 (著)=Lin, Pen-hsuan (au.)
|
Date | 1998 |
Publisher | 國立臺灣大學=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Publisher Url |
http://www.ntu.edu.tw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Degree | doctor |
Institution | 國立臺灣大學 |
Department | 社會學系 |
Advisor | 瞿海源 |
Publication year | 86 |
Keyword | 改宗 conversion 宗教變遷 religious change 信仰變遷 Taiwan 世俗化 religious identity 信仰認同 grounded theory 紮根研究法 secularization 佛教心理學=Buddhist Psychology; 現代佛教=Contemporary Buddhism; 台灣佛教=Taiwanese Buddhism |
Abstract | 本文主在探討台灣的宗教變遷趨勢,個人信仰變遷的主特性和動態過程. 在研究方法上,採問卷資料分析和個案訪問研究的,所謂的質化分析兩種方式並用. 問卷資料分析,著重在了解當代台灣民眾的信仰變遷趨勢; 質化的訪問研究,則希望透過個案訪問資料,了解民眾信仰變遷的特性與動力. 兩種資料並非各自為政,而是有相互結合. 相互佐證與補充處. 因受韋伯理性化概念影響,世俗化議題曾主導宗教社會學,現在它仍是個備受爭議的課題. 儘管有若干學者認為:世俗化是帶有歐洲風格的概念,對美國這樣一個多元宗教的國家來說,可能是不適合的. 此外,從宗教調查或歷史的角度來看,美國到底有沒像歐洲一樣經歷世俗化的趨勢,仍無定論. 但將世俗化的爭論,推向另一個高峰,使宗教社會學在實際研究層面,產生轉向作用的,應算是新興宗教運動的興起. 60. 70年代,美國新興宗教運動的興起,至少喚起兩個重要的議題: 第一. 不論是對世俗化採何種定義,新興宗教運動是否為世俗化趨勢的反證? 第二. 何以會有人參加這些新興宗教,他們參加的動機如何? 新興宗教運動團體是如何成功吸引他們的? 尤其參加者的背景多半是社會經濟條件較佳者,這和19世紀美國的宗教運動時候是不同的. 因新興宗教運動所具的這兩層影響,學者一方面研究新興宗教運動對社會. 個人所具的意義,一方面則開始研究新興宗教成員的改宗過程. 有關改宗的研究文獻大體上都是在這段時間內出現. 但有關改宗的研究因受到世俗化理論的影響,忽略改宗過程中,人的主體性,個人的改宗被認為是和人格特質. 傳教策略等的結果,60年代儘管有Lofland的互動論模型,對改宗過程中個人主體性的探究仍不是很完整,在很的範圍內,有關改宗的研究甚至還陷入「洗腦/ 心靈控制」的爭論. 而Peter Berger的社會現象學法論,強調個人的主觀意義的建構,雖在宗教社會學內引起重視,但真正以現象學方法而從事改宗研究的卻不多. 最近幾年興起的理性選擇理論,則是建構改宗研究中個人主體性的另一個理論進路,和現象學的取向正好形成另外一個極端. 作者認為:不論是現象學也好,理性選擇理論也好,不論是認為改宗過程中個人的主體性如何認定與發揮作用,改宗是宗教研究中的重要主題,此是比個人宗教經驗更廣泛的研究課題. 作者歸納有關宗教經驗研究,可能遇到法論問題,認為在宗教經驗的研究上,最多可能存在著三個層次的實在,分別是改宗的過程與事件本身,改宗者對此事件的詮釋,及研究者的分析性詮釋. 在此問題上,論文作者採的立場是對改宗者的經驗不進行描述上的化約,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關改宗的宗教經驗研究,而紮根研究法正符合這樣的要求,因紮根法嚴格要求分析工作須建立在資料的基礎上,且是種行動取向. 過程取向. 開放且以創造理論為導向的研究方法. 同時,「二期五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問卷資料中有關個人改變信仰的題目的分析,作者也同時加以用並和訪問研究的結果相互比較,在可比較部分所顯示出來的,大致上是相互符合而沒矛盾. 在論文的第五章,作者用二期五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的問卷資料,分析當代台灣民眾的信仰變遷趨勢,及促成信仰變遷之因. 在信仰變遷趨勢方面,作者發現曾歷信仰變遷者占全體樣本的19.4%,也就是有將近1/5的民眾,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曾信仰的改變. 信仰流入的趨向,主是流向佛教,在全體信仰變遷者中占有將近一半的比例. 信仰流出的最大宗則是「無宗教信仰者」和「民間信仰」,合計為信仰流出者的六成左右,他們主流出到佛教. 資料顯示自稱無宗教信仰和民間信仰的人數在逐漸減少,自稱佛教者則有增加. 宗教變遷的主軸,是從無宗教信仰及民間信仰,轉變到佛教. 但當代台灣民眾的宗教信仰變遷,並不能看成單純的「從無到有」的過程,因在信仰變遷者中,「從過去的無宗教信仰而成今日的有宗教信仰者」在其中雖占四成左右,更多是屬不同信仰間的流動重組. 若以「皈依」與否這項指標,為是否真正佛教徒的參考依據,觀察信仰變遷者的實質信仰內涵. 結果發現,由原先的不是信佛教轉而認為自目前為信佛教者,比那些從頭到尾都自稱自己信佛教者,更有可能是「真正」的佛教徒. 在認為自己原先不是信佛教而認為自己目前信佛教的受訪者中,有四成可能是經「皈依」這樣的儀式,而在信仰認同上發生改變. 以皈依為指標所進行的初步觀察來看,可肯定台灣這波宗教信仰變遷在相當程度上,確是「向佛教轉向」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受訪者中的六成,未經「皈依」這制度性認同儀式,卻產生信仰認同的轉變,由原先認為自己不是信佛教,而認為自己目前信佛教. 另外,從信仰目前宗教的年數及改信佛教者皈依的年代來看,台灣地區民眾的信仰變遷,主發生在近15年. 至於經歷信仰變遷者的社會經濟與人口屬性方面: 經歷宗教信仰變遷者在女性. 36-55歲. 在本鄉鎮居住年數不滿20年. 父親省籍為外省人者. 從事「金融保險不動產」及「公共行政與社會服務業」者. 在職業上為「專門性技術性人員」.「行政及主管人員」.「監督及佐理人員」.「學生」.「家庭主婦」. 教育程度方面則是專科及大學以上者,有較高的信仰變遷傾向. 此外,改變宗教信仰者的居住地主集中在台北市縣,合計佔四成. 就地理區位分布而言,台灣這波的宗教信仰變遷,主發生在台北都會區. 由社會屬性來看,這波的信仰變遷,約是以社會經濟位置較佳者,有較高的信仰變遷傾向. 在有關宗教的態度與宗教行為方面,「有信仰變遷者」和「沒信仰變遷者」,約是兩群具不同態度者. 在19項相關量表上,曾信仰變遷的受訪者,在傳統宗教行為. 對祖先的觀念較弱,較不贊同術數. 巫術觀念,較少實際從事,對宗教功能的評估較高,接觸宗教傳播的頻率較高,人生煩惱的傾向也較高. 這些發現大體上還算彼此致,顯示信仰變遷者是較不受傳統觀念影響的一群. 其次,經歷信仰變遷的民眾,較不相信有關術數的四組量表,較少實際從事這些行為,顯示信仰變遷者有可能是比 較「理性化」的一群. 但經歷信仰變遷者有較高的人生煩惱傾向,關於宗教對個人和社會的功能,有較高的評價,及接觸宗教傳播的頻率較高,則又顯示經歷信仰變遷者,在面臨人生煩惱的情況下,因對宗教的功能有較高的評價,故主動透過對宗教傳播媒介的接觸,或說他們是因地理流動,而有脫離傳統宗教行為及術數行為的機會與傾向,但並不代表他們對超自然的宗教觀念喪失興趣,也就可能以另外的宗教觀念或架構為替代. 在改變信仰之因方面,作者先依受訪者自述,比較分析信仰變遷之因. 就「信目前宗教信仰之因」來說,「跟父母信的」是未經歷信仰變遷者信目前宗教的主原因,而經歷信仰變遷者在「修身養性」. 「尋求救贖或 懺悔」. 「尋求真理」. 「了解生命意義」. 「尋求智慧」. 「減少煩惱」. 「親友熱心引介」等各個選項上,都要較未經歷信仰變遷者有明顯較高的比例. 在「改變宗教信仰之因」方面,和人際網絡有關的「家庭成員的影響」.「受親友同事的影響」.「受配偶影響」這三個選項合計,占有一半左右的比重; 而「新的宗教有說服力」和「新的宗教可解決煩惱」合起來占了將近兩成. 可見宗教信仰的改變,主受人際網絡與社會關係的影響,其次才是新宗教的教義所具的吸引力,及對人生煩惱的解決有幫助. 作者以邏輯迴歸的統計方法做進一步的分析,發現只有對宗教功能的評估. 傳統宗教行為. 接觸宗教傳播行為及居住年數等幾個變項,在邏輯迴歸模型中達到顯著水準. 當作者再將受訪者個人背景變項加入模型後,此模型對「經歷信仰變遷者」的預測正確率,便由原本的19.13%提高到28.62%. 顯示個人背景變項對是否信變遷仍有一定的影響力,但達到顯著水準的,只有教育和省籍這兩個背景變項. 若干項宗教態度量表,在平均數差異檢定中,雖顯示經歷信仰變遷者和未經歷信仰變遷者有差異存在,但這些差異都未能大到足以說明個人的信仰變遷,故在邏輯迴歸模型中未能達到顯著水準. 在初步的卡方檢定中,若干項個人的社會經濟與人口變項,也都和是否信仰變遷有關. 但在邏輯迴歸模型中,只有教育程度和省籍兩變項,達到顯著水準. 此說明信仰變遷者的分布,在不同的社會經濟人口屬性者中有所差異,但要用這些變項來預測或說明個人的信仰變遷,仍有困難. 此結果和前述受訪者自陳的改變信仰原因,可說大致相互符合. 在城鄉移民經驗上,約是在當地居住年數越少者,信仰改變的機率越高,但在信仰流動的類型上,移民和非移民的信仰流動類型並無差異存在. 信仰變遷者和移民者在有關移居地祭祀活動的分析上,可說呈現出一致的發現及模式,越是和當地社區有關的宗教活動,有信仰變遷者和沒信仰變遷者,就有越大的差異,此顯示出對有些鄉城移民者而言,在融入移居地當地宗教活動上確有些困難,移民的經驗使他們脫離傳統民間信仰宗教活動,潛在地提高信仰改變的可能性. 關於「神壇」此可能的信仰替代,並未在移民者和非移民者身上出現差異. 顯示神壇並無不成比例地成移民者的信仰替代. 此結果又為「向佛教轉向」這個信仰變遷方向提供另外的注腳. 在個案訪問研究的部分,作者在中和地區一共訪問38位受訪者,其中10位是信仰沒變遷者; 在有信仰變遷的28位受訪者中,有一半左右是改信佛教者. 作者依資料的分析,將台灣民眾信仰變遷的主特性和過程,以頁197的圖來說明. 在此圖中,「入信」此行動是整個信仰變遷過程的核心,在此行動前有影響入信的因果條件與中介條件,在入信後,則有維持信仰的動力,及入信後 |
Hits | 2352 |
Created date | 2000.11
|
Modified date | 2015.08.26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