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uthor |
江燦騰=Jiang, Cian-teng
|
Date | 2010.05.01 |
Pages | 507 |
Publisher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Publisher Url |
http://chinareligion.cn/
|
Location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Content type | 書籍=Book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叢書:寶慶講寺叢書。江燦騰,男,1946年11月3日生,台灣桃園大溪人,漢族。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文學博士。現任北台灣科技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台灣佛教文化史、中國近代佛教思想史、東亞近代佛教史等。著作已有十多本,而其中64萬字的《日據時期台灣佛教文化發展史》一書(台北:南天書局,2001),是研究台灣佛教近代文化史的代表著作。近作《台灣佛教史》一書(台北:五南書局,2009),則是第一本書寫台灣佛教三百年通史的專著。 學術榮譽:(1)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紀念獎學金八次得主。(2)第一屆宗教學術金典獎得主。(3)第二屆台灣文獻傑出工作獎的得主。(4)荻選斐陶斐榮譽學會會員。(5)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校友會論文獎得主。(6)林本源文教基金會年度最佳論文獎得主。 |
Keyword | 佛教文化史; 江燦騰 |
Abstract | 《二十世紀台灣佛教文化史研究》是江燦騰教授在中國大陸出版的第五本書,結集了江燦騰博士近30年來對台灣佛教文化史問題研究的作品較有代表性的幾篇文章。本書就近現代台灣佛教文化史問題研究中的若干重大問題、最新進展和未來需要發展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這無疑為廣大青年學者、尤其是研究中國佛教文化史、近現代台灣佛教文化史的許多青年學者們提供一個極其難得的人生經驗與學術方法的重要參考讀本。對於現代台灣佛教文化史問題,江燦騰教授特別重視以中日關係為中心的東亞研究視角,提出了許多新見。本書側重以“深耕研究”和“批判反思”作為兩大論述的主軸,按研究題材和問題意識的必要性,分別使用各種問題的多樣表達方式,使得其可讀寫相對提高很多。此外,由於江燦騰教授恰好正處於(或實際是得力於)當代海峽兩岸不同的佛教學術研究環境之相對有利條件,也因而促進他能以較大自由度來擇取當代極為多樣化的台灣佛教文化思想史議題來進行詮釋體系的建構或進行必要的批判與反思。因此,本書是充滿研究者本人的鮮明個性與獨立性的學術心靈之表白。何建明教授在本書的序言中寫道,本書是當代海峽兩岸宗教史學術界頗值得慶賀的一件事情,不僅有益於增進兩岸學術文化交流,更重要的是,它是江燦騰博士向海內外學術界首次展現了自己近30年來能夠在近現代台灣佛教文化史研究領域取得重要成就的學術歷程和治學經驗。
|
Table of contents | 總序 1 序一 1 序二 7 自序——我如何開展近代台灣漢傳新佛教文化史的研究 14 導論 34 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宗教行政法的建構歷程 42 日本殖民時期台灣新佛教運動與儒釋沖突 74 日本殖民時期台灣本土新佛教雕像的創作——黃土水與龍山寺的「釋迦出山像」 138 二十世紀台灣現代尼眾教育的發展與兩性平權意識覺醒的歷史觀察——從傳統齋姑到現代比丘尼的轉型與開展 159 胡適來台前新禪學研究的肇始及其發展和爭辯 211 戰後迄今台灣現代佛教的發展概況(1945-2009) 261 印順導師與當代台灣人間淨土思想的大爭辯及其新開展 297 關於台灣近現代佛教的研究經驗與批判意識答客問 322 現代台灣佛教比丘尼的出家經驗與社會關懷研討會記錄 337 海峽兩岸二十世紀中國佛教研究的百年回顧 435 二十世紀第一本新女性主義的現代台灣佛教小說——陳若曦的《慧心蓮》導讀 445 附錄 「社會禪」的兩個新典范——關於荒木氏《憂國烈火禪》與江氏《曹溪之願》兩書之比較 454 參考書目 480 後記 502 《寶慶講寺叢書》已出書目 505 |
ISBN | 9787802542723 (平) |
Hits | 1281 |
Created date | 2010.07.05 |
Modified date | 2011.04.26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