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hor |
劉苑如 (著)=Liu, Yuan-ju (au.)
|
Source |
「經典、聖人與中古文人自我形象之再思」國際學術研討會
|
Date | 2005.06.17 |
Publisher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Publisher Url |
http://140.109.24.171/home/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Abstract | 公元378年,苻堅命攻襄陽,道安在戰爭逼臨下,不得不分散徒眾,慧遠始往南行,至江州「見廬峰清靜,足以息心」,於是在潯陽刺史桓伊的贊助下建立東林寺。越明年,慧遠作〈廬山略記〉,記地理、釋地名、載名勝與傳說,不僅標誌了慧遠駐錫廬山,結社弘教的開端,也樹立了東晉後期佛學、儒學及文學活動的重鎮,開啟廬山佛教文化的嶄新義涵。 本文的問題意識在於根據佛教戒律,僧人戒絕管絃歌舞,禁妄言綺語。慧遠既隱跡山林,務求息心清靜,又何以屢屢群聚生徒,高賢萃止,或考尋文義,或登覽文詠?慧遠自命為影不出山的方外之賓,卻成為帶動廬山游山、法集與文詠的一代宗師,究竟應如何理解其「即有以入無」的聖人之學與同遊共詠的風流文義間的關係?為解決這個問題,擬從慧遠的〈廬山略記〉出發,分為三個方向加以探討: 一、人獸兩絕的廬山,何以成為能文之士稱異的對象? 二、原本為神仙之廬的廬山,慧遠將其如何轉化為佛門聖蹟? 三、文學與慧遠的聖人之學間的關係如何? 最後歸結出慧遠如何自視其個人在廬山文化與整個文化道統中的地位。 |
Hits | 354 |
Created date | 2014.11.27 |
Modified date | 2014.11.27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