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Author |
俞懿嫻 (撰)
|
Source |
2016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五屆)
|
Date | 2016.04.29 |
Pages | 311 - 328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為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 主辦單位:華嚴專宗學院國際華嚴研究中心。 |
Keyword | 方東美; 法界; 緣起論; 杜順; 華嚴 |
Abstract | 「法界緣起」或名「無盡法界緣起」、「法界無盡緣起」,是華嚴立宗的淵 源。該說突破小乘的「業惑(感)緣起」和「無明緣起」,大乘始教的「阿賴耶 緣起」,大乘終教的「真如緣起」和「如來藏緣起」,使華嚴達到一乘圓別的境 界。華嚴宗依《華嚴經》而立。當代中國哲學家方東美,在他的相關傳世之作《華 嚴宗哲學》、《中國大乘佛學》和《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裏,曾盛讚《華嚴 經》是經王,是廣大賅遍的能詮之教,華嚴宗諸祖疏論則是所詮義理;就佛教的 發展史而言,華嚴宗更可說是中國大乘佛學發展的最高峰。華嚴的宗教境界在透 過「調伏方便界」,使人超脫種種物質界的束縛,由生命界、而心理界,終而進 入充滿智慧的精神界──以華嚴的術語,即是由「器世間」,至「眾生世間」, 終而躋於「正覺世間」。《華嚴經》敘說了佛陀邀集生命世界中的各種生命,精 神世界裏的各種精神主體,召開的一場宇宙會議。其目的在使一切宇宙萬有歸屬 於最高佛智,成就佛性。方東美進而指出,要了解華嚴「法界緣起」之前,先須 知道「緣起論」的分辨與釐清,發端於隋慧遠大師的《大乘義章》。其次,《華 嚴經》的〈如來現相品〉和〈入法界品〉明確昭示了「法界緣起」的理念;而華 嚴初祖帝心尊者杜順大師的「華嚴法界觀」,正淵源於此。從華嚴「法界緣起」 之說,便可了解杜順大師建立「法界三觀」(「真空觀」、「理事無礙觀」和「周 偏含容觀」)的基礎。方東美對於華嚴「法界緣起」之說的哲學闡釋,深入精到, 值得重視。據此,本文分三部分進行探究:一是慧遠《大乘義章》的緣起論;二 是《華嚴經》與法界緣起;三是杜順的法界緣起觀,以期對方東美之說有初步的 了解。 |
Table of contents | 一、慧遠《大乘義章》的緣起論 314
二、《華嚴經》與法界緣起 318
三、杜順的法界緣起觀 323 (一)法界三觀與四法界 323 (二)一乘十玄 326
四、結語 328 |
Hits | 210 |
Created date | 2016.05.20 |
Modified date | 2021.12.13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